北海公园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
北海公园以北海为中心,全园分为“北岸景区”“东岸景区”“琼岛景区”和“团城景区”四大区域。北岸区位于公园西北角,主要由快雪堂、五龙亭和小西天、静心斋、阐福寺和西天梵境等一系列宗教建筑构成,其中大家耳熟能详的“九龙壁”也位于此区域内。东岸区位于公园东北角,主要由先蚕坛、画舫斋、濠濮间组成。琼岛景区位于北海南部,以永安寺为中心,周围建有长廊、漪澜堂、悦心殿、阅古楼等建筑,已成为北海标志性建筑的白塔,则位于琼岛的中心最高点,颇有主宰全园的气势。团城位于北海公园最南端,主体建筑为承光殿,店内供奉有一尊1.5米高的大玉佛,通体镶嵌宝石,光彩夺目,游览时必不可错过。团城四周筑墙,自成一体,堪称:城中之城。团城北端有永安桥与琼华岛相连。
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座山青水秀、风景如画的古老园林,这就是闻名中外的北海公园。它是我国迄今保留下来历史最悠久而又最完整的国家园林之一,具有独特的造园艺术风格,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精华和最珍贵的文物遗产。
北海公园的总面积为一千零六十三市亩(1公亩=100平方米),其中水面五百八十三市亩。陆地四百八十市亩。这里水面开阔,湖光塔影,草木芳华,翠柏苍松,楼台殿亭,画阁曲廊,建筑别致,洵丽多姿。游人到此,仿佛置身于神话境界。北海公园建筑是根据我国古代神话故事幻想中的仙界建造的,它历经了辽、金、元、明、清五个朝代,逐步完善起来,形成了今天的格局。据民间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渤海东面有蓬莱、瀛州、方丈三座仙山,山上有许多琼阁,住着神仙,藏有长生不老之药,直到秦始皇死,也没找到。到了汉朝,汉武帝也派人去东海寻找“三仙山”,求长生不老药,始终没有找到。于是他降旨在建章官后挖一大水池,取名“太液池”。用挖出的泥土在池中堆了三座山,象征蓬莱、瀛洲、方丈、三座仙山。从此历代皇帝都在皇殿附近建“一池三山”,北海公园也是继承这个传统而兴建的。北海和中海,是原来的太液池,琼岛如“蓬莱”,团城为“瀛洲”,中海的犀山台似“方丈”。我们今天不仅能在琼华岛看上到犹如仙境的亭台楼阁,而且还能看到仙人庵、吕公洞以及铜仙承露盘等幻想中的仙岛景物。北海公园不但保留着神仙公苑艺术高峰时期的基本形态,而且还把我国寺庙园林,江南文人园林和风景名胜的艺术成就融合的整个宫苑之内,其规模之大,历史传统之长,艺术成就之高,确实是中国遗存公园中的杰作。
北海公园的建设源于一个古老的神话:据说,浩翰的东海上有三座仙山,叫做蓬莱、瀛洲、方丈;山上住着长生不死的神仙。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方士徐福前往东海寻找不死药,可一无所获。到了汉朝,汉武帝也做起了长生不死之梦,可寻找仍然没有结果,于是下令在长安北面挖了一个大水池,名“太液池”,池中堆起三座假山,分别以蓬莱、濒洲、方丈三仙山命名。自此以后,历代皇帝都喜欢仿效"一池三山"的形式来建造皇家宫苑。北海采取的正是这种形式--北海象征"太液池","琼华岛"是蓬莱,原在水中的"团城"和"犀山台"则象征瀛洲和方丈。园中有"吕公洞"、"仙人庵"、"铜仙承露盘"等许多求仙的遗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