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农村的酒席,现在也象城里的一样了,几十桌十来桌一起的开席,而且大部分人家过事的时候,酒席都是一条龙式的,所谓“一条龙”,就是从司仪到端菜洗碗者,几乎所有忙活的人都是雇来的,较为专业和秩序。村里面的厨子呢一般都是当地或本村的农民,他们的手艺毫不逊色于经过专业培训的厨师,特别是一些乡村土菜,他们做的往往比城里的大酒店的还要好吃。通常在办酒宴的前些时间,过事的主家就与厨子联系好了。
厨子提前完成自己家的农务活,在宴席的前几天就来了主家,拿着自己的家活什儿,炒菜勺啊什么的,别人的家活什儿用不习惯,(呵呵,一般有本事的人,毛病都相应的要比我们普通人的毛病要多一些。),直奔主家而来。过事的人家门口早就聚满了帮忙的人了,门前已贴好喜联,彩条已经绷好,门口盘了炉子烧茶,人们随手拿起不知谁用过的碗就往大锅里舀茶喝,村里那种用大锅烧的砖茶很有喝头,红的发黑且奇香。有些年青人上房绷绳搭帐子,有些年青人在树上固定高声喇叭,来来往往,互相问候,喝茶闲谝的人为数甚多,很是热闹. 厨子穿过人群,径直来到主人家,紧接着就进灶房指点那些帮忙的人,盘炉子,搭灶火,开火烧热水,然后叫上帮厨的人,捞起买回来的鲜鱼,拾掇好,用大盘盛上,用大锅蒸上,蒸好后,放在笼里,烧上些许酱油和香菜,一盘盘放好,到开席的时候,浇上勾好的芡汁就可以上桌开吃了。妇女们在厨子的指挥下,有序分工,择葱剥蒜拔鸡毛,擦桌子洗碗,洗净后入在一个个大盆里待用.一些必用的锅碗瓢盆摆放在案板上,就等待第二天开席用了。
主家会给厨子腾出来个比较宽敞的地方做菜,有的人家还用风箱,不过风箱到了这个时候,就只有在慢蒸什么的时候才能用的到,还是风葫芦赶劲。过事时的厨房案板有时会用一片大板来放东西,有的人家甚至于用一扇门来顶替,搭在两条长凳上,上面堆着一盆盆准备好的菜,配菜,调料都放在碗里,方便厨子使用.开席的时候,厨子就在灶间挥勺忙活个不停了,一边肩上搭个毛巾不断的擦汗,一边不停的吩咐帮厨配菜下锅。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