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节,桑阿镇的农民一改往日过年习俗,把春节过成了一个“晒时尚”的“表演舞台”。时尚背后,反映着农民致富后的幸福生活和新农村发展的变化。
发条短信拜个年
每逢春节,当地农民都要给亲戚朋友拜年。以前,由于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世世代代沿袭步行登门拜访的老习俗,少则两三里,多则十数里,既费时又费力。致富以后,笔者发现,农民拜年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由上世纪八十年代骑自行车拜年,逐步发展到后来的骑摩托车拜年。现在,除电话拜年外,短信拜年成了农民的新时尚。李菜庄村农民宋占军说:“从除夕到正月初一,我先后给70多位亲朋好友发了拜年短信。”
进城照张“大团圆”
正月初二,吃罢饺子,家住大张庄村的菜农范清伟一家扶老携幼往县城进发,此行目的不为别的,就是想补照一张“全家福”。范清伟上有老下有小,一年到头侍弄着2个茄子大棚,难得有闲工夫照张象征喜庆团圆的“全家福”。今年春节,他们的愿望实现了。范清伟的爷爷奶奶乐得合不拢嘴,逢人便说:“现在日子好了,乡下人也像城里人一样过年照相,怪时髦的。”春节期间,县城大小照相馆生意火爆,像范清伟这样赶春节“照相大集”的时髦农民不在少数。
鲜花装饰新楼房
“今年刚搬进居民小区新楼房,我也时髦一把,买几盆鲜花放家里增加点气氛!”该镇怡新居小区居民郭培振高兴地说。在家中摆放鲜花的习惯逐渐踏入了农村,农民将一盆盆鲜花抱回家,成为时髦的过年方式。“现在农村人的生活条件渐渐变好了,不缺吃穿,买些鲜花放在家里,既美观又大方,感觉挺好的。”郭培振的老伴插话道。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富裕起来的农民也开始注重生活质量,搞起家庭装饰,营造一个温馨的居住环境。“不愁吃,不愁穿,买盆鲜花看头多!”一句顺口溜折射出农民求富求美的新变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