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席啦(二)

家乡区县: 山西省永济市

    上菜的人,都是四邻五居,他们端着放菜盘的紫红方形托盘,脸上沁着汗珠,每上一道菜,都会笑着托长着声音说:让啦,让啦,菜来拉,小心洒到身上。靠近桌子的客人便侧身,让出空间,以便人家上菜撤菜。以前小时候,常常看到过事的人家,每逢要上茶水的时候,就专门有人大喊:打茶,茶房的人大半会说“炉子塌啦”,以此来向主家讨喜糖或喜烟,现在这种情形不多见了。坐席的客人呢,大部是些农人,穿着洗净的衣裳,黑红的脸庞略显拘束地带着微笑,虽然同桌的人,互不相识,但友好热情。有些城里人看着刚刚洗过的筷子带着水,疑为不卫生,就用纸巾一遍遍的拭擦,有时还会用酒水来洗,惹得坐在一旁的农人友好的注视着自己,他自己也会笑笑,但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了.

   酒桌上,每桌都有一个酒司令,由主家提前安排好,他主要的任务就是给在座的客人倒酒,并且很卖力的劝酒,按主家的要求,一定在要让客人喝的尽兴。开席了,几个凉菜都是事先摆好放在桌上的,至于上几个凉菜,份量多少,一般都视事情大小以及主家的经济实力而定的。一般情况下,每上一个菜,都由桌上的长者说:大家动吧,然后大家才开始吃,以示礼貌。酒过几巡,白脸的人脸红了,红脸的人脸更红了,话也多了起来,气氛嘛,当然会更为热烈,村里人问问城城发生的新闻,城里人问问乡下的趣事,气氛热烈而又融洽。这个时候坐在靠过道边上的人会吃点亏,每上来一道,他都要负责把上来的每道新菜挪到桌子中央,以便大家夹菜,而且还有个例外的工作就是上新菜以及撤换吃完的盘子,甚是辛苦,但一般都会任劳任怨。

    午后的太阳高高的挂在天空,暖暖的,让我想起小时候见到在村口麦秸堆旁边晒暖暖的几个老头们,他们当时的心情想必也会很好吧,感时事变迁,叹物是人非。整条巷子里的人几乎全到主人家帮忙了,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嘛。整个村子的上空飘荡着歌声,充斥着酒菜的香味儿,在暖暖的阳光中飘去老远.......

    乡村的酒席,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Sunny@婷(2014-11-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