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在我国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这是不容置疑的。已经见之于报端的调查结果显示,仅就大、中、小学生的心理障碍检出率而言,问题的严重性已令人堪忧。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意识的加强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必然会对人们的心理增加紧张和压力,这可以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成为胜利和成功的动力,但如果超过了负荷,或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引起心理方面的障碍。尤其在高中阶段,面临高考的严峻考验,通过美术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的能力,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高中艺术生的主要心理特征和辅导要点
近年来,随着艺考热的持续升温,艺考大军越来越庞大。尽管各专业院校和普通院校不断扩大艺考招生,依然无法缩小日益增长的艺考生总量与招生计划数之间的巨大的缺口,而且这个缺口呈现出愈来愈大之趋势。一度被认为是通向高校的捷径,成为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艺考生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有关心理学专家就当前艺考生面临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问题,他们从管理层面、社会心理、就业压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之道,以帮助正视心理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给自己解压,缓解或消除学习和考试带来的不利影响,发挥最大潜能考出真实水平,实现自己的大学梦。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现就美术生所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及辅导方法谈几点看法:
一、现在美术类考生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从小就开始学习美术对美术有着浓厚兴趣的、从未间断学习的学生,他们的优点是专业课成绩相对比较优秀,但是文化课成绩平平,我们可以把他们称为专业型学生;二类是没有任何美术基础,认为学艺是考取大学的捷径,在高二甚至高三才有意学艺术的考生,他们的专业能力相对比较薄弱一些,但文化课成绩还可以,我们可以把他们称为半路出家或零起点型。这两类学生由于他们面对的侧重点不一样,所以他们的压力也不一样。第一类学生由于他们的文化课功底比较薄弱,所以非常担心自己的文化课不过关,再加上人们对艺术生的偏见,认为只有学习差的学生才学艺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很容易苦闷自卑甚至焦灼导致脾气暴躁等等的不良心理。第二类学生虽然他们的文化功底较第一类学生略好些,但因为是半路出家,面临的问题更多更为实际,譬如兴趣、经济等因素常常是导致他们急于求成、自我矛盾、缺乏自信等等的不良情绪。
作为艺术生的课业教师和心理辅导老师,我们应该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弄清楚他们所处的环境和实际情况,分析他们产生不良心理的因素对症下药。针对第一类学生,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建立适合自己的目标动机,缓解焦虑带给自己的压力等方法来调整他们;而对于第二类学生就要帮助他们纠正自己对艺考的误解,帮助他们分析形势,结合专业特点来分析,培养正确的兴趣爱好,打开心中的郁结,树立坚定信念,脚踏实地的前进。
二、专业考试期间的心理压力及解决之道
艺考生专业考试期间的心理压力来自多个方面,有经济造成的压力,有文化课学习造成的压力,有专业课考试造成的压力,有小道消息造成的压力,有竞争造成的压力等,对大部分考生来说,都要承受多种压力。这些心理压力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得不到合理的舒解,会大大加重考生的心理负担,损害考生的身心健康。社会、考生、家长和老师要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措施,多方进行心理辅导,减轻考生的心理压力,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考试氛围,以便能发挥考生最好的成绩。在此我可以给考生们一个建议---艺术高考可以分三步:第一步报好名(考生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兴趣爱好,选择报考的学校和专业并且根据所报的专业来进行物质准备)、第二步研究招生院校的招生专业设施及录取原则、第三步注意可以兼报的专业及报考院校不宜过多,不要搞疲劳战术。
三、专业考试完成等待专业通知期间的情绪变化
这个时期是学生最容易焦灼不安的时期,学文化课没有动力,专业课已经停止,学生容易感到无所事事,心理上焦急、压抑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干什么。面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应该帮助学生迅速扭转认识,不要在一种不安与恐惧中度过,要积极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之中,特别是文化课基础比较弱的学生,更要抓紧这段时间突击学习。
四、高考结束后的心理起伏
对于考生而言,从考完至发榜到高校开学这段日子,可谓最难熬,往往也是一个空档。高考之后,影响考生最常见的两种心理问题是无所适从和焦虑不安。令考生无所适从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时间长,而是由于强烈的落差引起的心理迷失。强烈的反差、大起大落的情感体验对于一个阅历有限的中学生来说,走出校门后极易迷失自我,一时无所适从。无所事事导致无度放纵,有的考生在高考结束后,便迫不及待相约通宵上网、三五成群去野外,一味寻求冒险刺激,其实过度的放纵,肯定会对身心造成极大危害。另一种笼罩着考生的情绪是焦虑和不安。主要有两个阶段,一是在成绩未出来之前,专业考试上老惦记自己审题是否正确、衬布色调是否有偏差、物体比例是否恰当,构图是否合理等;文化考试则是与其他同学对答案,经常弄得心理紧张不安,情绪焦虑甚至影响饮食和睡眠。二是成绩出来后考得不理想的学生,非常容易陷入失败的阴影中不能自拔,有的怨天尤人,甚至走上极端;有的自甘平庸,一蹶不振。
应对他们的方法就是:
1、分清自我,明白我是谁
由于阅历所限导致的盲目性及一贯的依赖性,好多考生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我。高考后,考生可以利用这一段时间对自己进行较全面的梳理分析,包括自己的专业、文化、能力、特长、兴趣爱好,甚至中学阶段学习的努力程度等。最后进行归纳,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调整充实自己,只有真正懂得“我是谁”,才能逐渐走向成熟,心理才会平静。
2、下一步该怎么办
首先做的肯定是适度的放松休息,享受考后轻松心情。考完后,把考题统统抛到脑后,挥之不去的愁绪没有丝毫益处。当下要做的是,好好计划如何过好这个暑假。成绩出来后,努力做到理性看成绩,轻松过暑假,选择轻松健康的娱乐运动,使你的暑期心情更灿烂。
3、调整自我
对于美术考生而言,绘画是一种情结。在考前,每个考生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所谓应考规范训练,画什么,怎么画却由不得自己。高考后,可以再拿起画笔,自由轻松地画一些自己喜欢的题材、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让自己的艺术情怀来一次充分放飞。
以上是我对美术生所能遇见心理不良情绪的分析与见解,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有责任来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使得他们能够自由自在的放飞自己,这也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不当之处请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