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任台北知府——陈星聚

家乡区县: 漯河市临颍县

陈星聚(1817-1885),河南省临颍县人,道光二十九年中举,同治三年(1864年)任福建顺昌县知县,以后又任建安、闽县、仙游、古田知县,同治十年(1871年)任台湾淡水同知,任职5年,调漉港同知。光绪四年(1878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台北府,陈星聚升首任台北知府。公元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法国侵略军入侵台湾,陈星聚将生死置之度外,誓与台北共存亡。台北军民在他的带领下,众志成城,浴血奋战,最终击退了法军的进攻,保障了台湾的安全。1885年,陈星聚因劳累过度,病逝任上,终年68岁。他在台湾从政15年,功绩卓著,绅民具表向清朝政府请恤,御锡三品道台,祭葬如例。他的遗体由海运转水运至西华逍遥镇,又转陆运到临颍县故里安葬。陈星聚在外居官20多年,对家乡人民十分关切,光绪三年(1877年)河南大旱,并发生严重蝗灾,麦秋无收,临颍灾荒更重,百姓以草根树皮为食,逃荒、饿死,惨不忍睹。陈星聚得知后,慷慨捐粮千石,救济临颍农民,又捐谷百石,救济本村灾民,临颍人民为纪念他,把他的家乡人孝台村改为“台陈”。
陈星聚墓园在台陈村西南陈氏祖茔内,墓道两旁原有石人、石狮、石羊等,翠柏森森,颇为壮观,但在1958年和1966年文革期间,先后遭到破坏。墓碑尚存,碑文铭记“清光绪十五年皇清诰授通议大夫陈星聚墓”。1982年12月临颍县人民政府拨款,对墓园进行重修,建砖瓦碑楼一座。陈星聚死后,台北各界人士敬仰其抗法功绩在台北为其建一座“陈公祠”,年年追悼祭祀。《台湾通史》(下册)的《循吏传》、《临颍县志》(民国二年版)卷八前哲篇、顺昌、古田县志等史料中对他的政绩均有记载。陈氏家族及民间还流传不少有关他的历史故事。

kxx(2014-11-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