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8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2013年1月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位于宿迁中心城市南部,距市政府仅1.5公里,行政管辖面积118平方公里,社会人口20万,是全市最主要的政策、资本、技术和人才高地,也是宿迁中心城市的重要板块、现代化的“南部新城”。经过16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宿迁中心城市的重要板块,是一座活力四射、功能完备、宜商宜居的新城,荣获“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开发区”称号。
目前,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形成了光电、新材料、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等五大特色产业。中国饮料行业排名第一的娃哈哈集团、中国乳品行业排名第一的蒙牛集团、中国果汁行业排名第一的汇源集团、“中国饼干大王”嘉士利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汇聚国家级食品产业园;全球领先的泰源光电、亚洲塑料包装行业排名第一的金田塑业等高新技术企业领衔新兴产业园;纺织服装产业园汇集了亚洲纺织行业排名第一的恒力集团、中国织带行业排名第一的三鼎集团、中国出口服装行业排名第一的晨风集团等企业。
开发区规划范围内现状人口为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共有居住人口23450人,农村居民点主要有魏井、古城、道口、梨园、前庵、朱圩等居委会。
江苏省宿迁市是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地级市,是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乡,地处江苏省北部,全市总面积8555平方公里,人口515万。宿迁位于新兴的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区域,东临中国八大港口之一连云港,西接全国交通枢纽徐州市,是历史悠久但又年轻的新兴中心城市。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8年11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市第一家省级经济开发区,也是与国内著名学府——东南大学合作共建的高科技工业园,2013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水陆交通便捷发达,区位优势逐步显现。
宿迁是中国知名经济大省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也是江苏省近几年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作为江苏、安徽、山东三省之通衢、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捷发达。
开安区位于宿迁新城区南侧,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紧临宁宿徐高速公路和城区主干道徐淮路 ,距市政府仅1.5公里,位于宁宿徐高速公路与京沪高速公路出口处,宿泗公路和在建的徐宿淮盐一级公路贯穿全区,驱车30分钟可至徐州观音国际机场,京杭大运河绕区而过,构成了开发区全方位立体交通网络。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园区发展日新月异。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控制区面积10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区内已形成“十四纵十一横”的道路网络,沿线的供电、供水、电信、广电、排水、排污等配套设施已敷设到位,基本实现“八通一平”。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已见成效,生态型、园林式的开发区初具雏形。
积极策应产业梯度结构转移,充分发挥新沂河作为省定排污河道功能,已启动了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的规划建设,构筑以化工、纺织、医药、印染为主的特色园区。北区规划面积约为31.5平方公里,启动区面积9.9平方公里。管理体制不断创新,运行机制日益完善。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干部人事管理、规划建设环保管理、土地管理、财税和工商管理等方面实行封闭运行。实行“政企合一,特区模式,封闭运行,实体运作,自立自强”的运作模式,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和开发集团总公司三块牌子、一套班子运作,除有专门规定以外,享有自主的审批权、用人权和管理权。开发区把招商引资作为开发区工作的生命线,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围绕招商引资,努力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内部运行机制。坚持“一区多园,三级联动”的总体思路,结合地方实际建设特色工业小区,盘活资源,完善功能,形成规模,互动并进,共同发展。统一招商平台,统一优惠政策,进一步扩大了园区地域范围,提高了园区承载力。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