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万年 (?一1632) 宇鹤南,贵州黎平府开泰(今贵州锦屏县)人,明崇祯四年(1631)任莱州府知府。李九成、孔有德兵变时为保卫莱州城壮烈殉难(事迹见前“朱万年守城”)。至今当地七巧节提前一天,就是为了七月七日纪念朱万年。
王应豸 (1580—1632) 字惠文,掖县王家楼村人,明代蓟门巡抚。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授户部主事。黔南战乱起,皇帝命应豸带十万帑金犒军。王应豸到后将战乱很快平复。归京后升为郎中,再升关内副使。任内劾贪官巢丕昌,深挖护城河,环山开凿几十里长的沟渠,边关面貌为之一新。崇祯改元,王应豸被任命为蓟门巡抚。他审时度势,建议皇帝将安营地由遵化改为喜峰,并增兵万余驻防龙井、大安、马兰等军事要冲,关外清军闻知各要塞明军兵精将强,戒备森严,数年不敢来犯,蓟门百姓遂得安居乐业。皇帝曾有“天下巡抚果如王应豸者,何虑天下不安”的赞语。1632年被诬陷杀害,年52岁。
李森先 (?一1660) 字琳枝,号滟石,掖城人,清代名御史。少年时即以文章著名,明崇祯十三年中进士,官博士。李自成攻克北京后任农民军祠祭司从事,清入关后被举荐任职,顺治二年(1645)由国子学博士考选为江西道监察御史。因“耿直敢言,不避权贵”,在御史任上曾被三次罢官,两次下狱。在弹劾大学士冯铨一案中,李森先言词激烈,被多尔衮以“结党谋害”罪名革职归里。他给自家城南阁外住处取名“椒雨园”(椒雨,酒之辛者),饮酒吟诗,豪放不羁,性情离世脱俗,颇有竹林之风。其诗句“倾樽浇块垒,狂啸拔笼藩。”可看出他忧国忧民的真实心态。第三次官复原职后,到任河南巡察荒情。十六年卒于河南汝州。有《椒雨园集》、《李森先谏草》一卷、《天中记游》二卷留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