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县的经济(二)

家乡区县: 保定市蠡县

开发区的建设发展,极大的优化了产业布局,加速了产业升级,成为拉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目前,开发区建成区面积达3.2平方公里,入驻企业6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7家,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15家,吸纳就业人员6800人。预计到十二五末,整个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100亿元,上缴税金7亿元。 诚招皮毛皮革精深加工项目

蠡县皮毛皮革产业拥有各类企业800余家,年经营各类皮张6000多万张,占国内市场30%,占国际市场12%;制革业主导产品有服装革、鞋面革、手套革、箱包革、沙发革等。裘皮加工业主导产品有狐狸皮、貉皮、水貂皮、獭兔皮等。

招商对象为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欢迎投资商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建设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终端产品的精深加工型项目。

入驻项目享受蠡县及开发区的所有优惠政策,重大项目享受“一事一议”的特殊优惠政策。

主要举措 1、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三次产业新跨越 一是以做强做优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工业经济。一方面,通过走科技兴业、集约兴业、名牌兴业、深加工兴业、出口兴业之路,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拓展发展空间,加快构筑结构合理、主导产品突出、核心竞争力强、运行质量高的产业集群,努力构建高中低产品齐头并进,产业、技术结构更加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使皮毛皮革、纺织、橡胶三大产业的比较优势更为突出,在全省乃至全国更具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实施“四零一补”、“五卡一护”等优惠政策,大力招商引资,推进“产业革命”,全力搞好新能源、高科技等“五型”项目建设,在调整结构中实现工业经济快发展、大发展。 二是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在优化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的同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企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提高一、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使县域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发展更加协调。 2、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 一是把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有机结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整体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和城镇协调发展。一方面,加快城镇现代化步伐,提升城镇功能,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镇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增强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按照“耕地向规模集中、富裕起来的农民向城镇集中”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加快土地流转,优化配置农村资源要素,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转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引导更多的农民走出去,转移到商贸、流通、加工、服务等领域,通过“减农民”,实现“富农民”。 二是把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有机结合。按照“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的原则和“做强产业,完善功能,提高品位,增加精品,扩大规模”的要求,大力推进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加快城市改造建设步伐,努力改善城市环境,提高承载能力,力促城市大起来、强起来、美起来;紧紧围绕经营城市理念,重点谋划好优势产业项目和新兴服务业项目,以产业提升促城镇发展,以城镇发展带动产业提升,实现产业与城镇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 3、强力推进项目园区建设,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一是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一方面,充分发挥现有企业项目建设的主体作用,加强引导,搞好服务,调动企业上项目、求发展的积极性,推动小企业做大,大企业做强。另一方面,围绕中央、省市支持领域、现有产业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力促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增强项目建设后续能力。 二是千方百计推进园区建设。在完善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增强产业协作和扩大规模上下功夫。按照“项目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县城集中”的发展思路和“四个一”标准(确定一个高水平的规划,建设一套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培育一两个有规模和实力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抓好蠡县科技产业园区、橡胶工业园区等的建设,实现用地集约,产业聚集。 4、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推进可持续发展 一是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实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通过运用产业政策、环境容量等措施,严控“两高一资”行业,逐步建立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通过采取综合措施,推动形成有利于节约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努力构建节约型社会。 二是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全面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境目标责任制等一系列环境保护制度,推进重点区域和行业的环境综合治理。切实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新污染源,有效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防治、污染全过程控制的转变。

我要你永远有效(2014-11-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