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山又名舜耕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地处安徽省东至县境内!距县城12公里,紧靠206国道,一座掌形山峰从波浪似的丘陵中突兀而起,直插苍穹,称之“历山”。集“尧舜遗迹、佛教文化、岩溶景观”于一山。山上历 史文化悠久,唐贞宗二年始建草规庵、隐龙庵、真人观,明建尧舜词,今存法藏寺、池舜井、 尧舜望江台、尧憩石、舜耕地。山有伏虎洞、堆云洞、 八公洞、白龙洞、燕子洞,洞内钟乳悬挂,造型奇异。 主峰仙人掌海拔372米,松苍柏翠,竹海深深。朝圣进香、观光游览者络绎不绝。
历山之上有溶洞数处,有名可指的5个,曰堆云、曰燕子、曰 若、曰八公、曰白龙(又曰隐龙)。这些溶洞,古往今来数以千万计的游人香客不畏艰险,秉烛漫游,留下了千百首诗歌。清人汪之涟《游隐龙洞》诗曰,“山洞山来远,神门日稳眠;藤萝常碍月,石柱自擎天;古篆苔痕蚀,新泉滴露涓;云从应有会,滕踔最高巅。”五洞中,堆云、燕子两洞较大。堆云洞口处片石乱叠,势如堆云,洞内钟乳石叠叠丛生,或似宫灯张桃,或如竹笋耸立,或如宏钟高挂,令人目不暇接。燕子洞内乳石形状奇特,酷似人工雕琢而成,有的象弄球之狮,有的如卷鼻之象,有的似金鸡独立,有的若骏马扬蹄、鬼斧神工,令人拍手叫绝。这些溶洞若经人工装点,定会使人神痴心醉。
历山自然风光也很清丽秀美。山上怪石,象形石星罗棋布,如神形毕俏的狮吼石、游龙石、仙掌石,栩栩如生的人形石、走兽石、飞禽石,至于形似旗幡、屏风、石林的巧石更是随处可见。山上绿树荫翳,修篁蔽日,百鸟和鸣,身入其中,宛若仙境。正如前人诗云:“不历崎岖路,安知梵宇深;清泉流日冷,密树销烟云;茅石一块,唤作望江石(又名望江台),伫立石上,举目四眺,长江如玉带横陈,帆影点点,远山如云,近山似锦,山村农舍,炊烟缕缕,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江南风光美不胜收。
大历山被称为东至“三胜合一”的风景名山。 旧《池洲 府志》赞其“南望匡庐,西瞰江渚,最为雄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此山因舜居于此, 耕于此的传说而闻名于世,所谓“三胜合一”即一是传说中的帝乡,有尧池、舜井、尧舜望江台等遗迹;二是古刹庙宇多,现保存完好的法藏寺规模宏大,有以大雄宝殿、天 王殿、地藏殿、钟鼓楼为主体的寺庙建筑群,明高僧禅墓尚存;三是溶洞有鬼斧神工之妙,有名的有白龙、黄龙、狮子、伏虎、观音、堆乡、棕箸、八公、燕子等9个溶洞。近年来,历山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山上交通便捷,通电、通水,又通程控电话。法藏寺外 西北还建有二层楼共14间的素餐馆,便于旅游者住宿用餐。游人乘车直抵历山脚下,再登上 宽4米的石砌千级台阶;只见四周是百亩竹海,高高耸立的法藏寺就掩映在这一片竹林环抱 之中。历山不仅是风景胜地,而且还是一本植物百科全书,常有农学院师生来此采集植物标本。民谣说:“历山是个宝,只缺黄连和甘草”,是说历山中草药除黄连和甘草外应有尽有 ,医药界视为宝库。山上林壑幽深,珍奇异兽种类繁多。登历山山颠,极目北眺,可见长江 如练,张家滩、张溪河、升金湖相映生辉,使人如临清凉世界,顿有心旷神怡之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