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芒编——编织着岑溪人的梦

家乡区县: 广西岑溪市

广西梧州南渡镇是“竹芒编之乡”,有来自融水等地的瑶、苗、壮等多个民族成份的少数民族青年近二千人从事竹芒编织业;南渡镇也是旅游之乡,桂东南第一漂和全国第一个山地公园均坐落境内,在那里,我看到满山遍野的山花烂漫开放。可我走进南渡境内,更感到这里盛开民族团结花。  

花正艳红

2010年10月20日,是南渡镇少数民族群众喜庆的日子。上午,由岑溪市委统战部、岑溪市民宗办举办的“全市民族团结心连心座谈会”在南渡镇召开。在南渡镇务工的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群众代表20多人与梧州市民委领导、岑溪市领导和岑溪市委统战部、宣传部领导以及南渡镇领导、南渡镇部分有少数民族务工人员的企业老板欢聚一堂,大家畅谈民族大家庭情谊,共谋发展大计;梧州市民委和岑溪市委统战部、岑溪市民宗办还向少数民族群众代表发送慰问金4800元人民币。座谈会结束后,大家如过节一般,其乐融融,共进午餐,我感受到了那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晚上,一台由岑溪市委统战部、宣传部和岑溪市民宗办主办,由南渡镇政府、南渡镇商会以及南渡镇多个非公企业承办的歌颂民族大团结的有着浓郁民族气息的大型文艺晚会“岑溪市民族团结心连心文艺晚会”在南渡镇政府球场隆重上演,南渡镇的各族群众高兴地观看演出;外来务工少数民族群众还登台表演竹芒编手工艺;演出中穿插民族知识有奖问答,众多外来务工少数民族群众踊跃热烈地争答问题,我看到南渡镇洋溢着一派民族团结气氛。

繁花似锦

竹芒编是南渡镇的传统手工业。早在十多年前,就有融水等地的瑶、苗、壮等少数民族群众来南渡镇从事竹芒编。由于这里社会环境好、民族关系好、工作收入好,他们越多越多,最多时有近二千名外来务工的少数民族群众。南渡镇当地居民对他们的到来由陌生到熟悉再到融合,最好的例子是每当农历传统节日,不管是外来少数民族的还是当地民族的,都会按照传统节日的风俗过。十多年来,这些外来少数民族群众同南渡镇本地居民一直相互团结,没有发生一起民族纠纷事件。倒是流传着众多的团结互助的故事,如看天要下雨了,正在屋里工作的外来少数民族群众会帮外出的当地汉族居民收衣服;外来务工的少数民族群众有病了,当地汉族居民会帮其抓药熬药,等等。今年6月2日,岑溪普降大暴雨,市委统战部得知南渡镇有部分外来少数民族群众受灾,立即组织干部职工赶赴南渡镇和南渡镇的干部职工一起,解救被水围困的外来务工的少数民族群众,并进行慰问,给他们送上生活必须品。

 
护花使者

南渡镇外来少数民族群众同当地居民如此团结互助,得益于当地党政与群众的“民族团结”之胸怀。当地党政明确要求,凡有少数民族群众的企业,业主对少数民族群众要和对当地汉族群众一样平等相待,要加强交流,充分尊重各民族的习俗,要及时解决好少数民族群众的困难和问题;每逢中秋、“五一”、“十一”和春节,历届当地党政领导都会带上慰问品前去慰问外来少数民族务工群众,并举办歌舞晚会进行联欢,晚会上每个民族都至少表演一个跳竹竿舞那样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节目;当地政府努力改善少数民族群众较多的村(社区)的体育活动条件,共修建了3.5公里的健身路;岑溪市民族工作机构每年开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宣传活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宣传车、印发资料、出版墙报、开座谈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民族法规和民族工作,增强民众对民族工作的了解,促进各方对民族工作的支持;岑溪市人民政府于2000年12月11日在全区率先颁布实施了一部地方性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法规《岑溪市少数民族人口管理暂行办法》,从法律层面保证和促进了当地的民族团结。

我是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李嘉鸣,我正在参加网络营销能力秀,

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ww.wm23.cn/Jenmy

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uc/59524445.html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3108931907/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3108931907/

 

Jenmy(2014-11-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