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塔位于广东省雷州市,它的八面共嵌有23块阳雕石刻,分别为“麟趾呈祥”、“鲤跳龙门”、“狮子戏球”、“三羊(阳)开泰”、“双凤朝阳”、“喜鹊练梅”等,线条粗犷,形态生动,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为明代石刻珍品。每层设真、假门,呈圭角形。真门对开相连通,利用塔壁为阶梯由下而上,穿过塔心室,绕平座(塔廊)、南入北出、东进西升、盘旋而上,可达极顶。三元塔建成后,雷郡形胜大为改观,“鼎峙琼南添一指,联翩雁字豫题名”。后来“雁塔题名”成为雷阳八景之一。
三元塔,为古雷阳八景——“雁塔题名”。此塔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613-1615年),高57米,初名“启秀”,寓肇启文风,培育俊秀之意。后因挖地基得蛇蛋三枚,时人认为是“三元及第”之兆,遂改名为“三元塔”,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值得推荐的是,三元塔塔基为石刻须弥座,高1.1米,周长40.8 米,八面共嵌有23 块浮雕石刻,图案丰富多彩,线条粗犷、神态生动,分别为“麟趾呈祥”、“鲤跳龙门”、“狮子戏球”、“三羊(阳)开泰”、“双凤朝阳”、“喜鹊练梅”等,线条粗犷,形态生动,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为明代石刻珍品。
旅游景区
结构特点
此塔坐东向西,楼阁式砖木结构,用棱角牙子砖和线砖互相叠涩出檐,下大上小,逐层递减,比例匀称。塔身平面八角形,外观九层,内为十七层。高57.4米。楼阁式,塔坐东向西。底层塔身直径为11.95米,壁厚3.48米,最高一层的塔壁厚1.9米。各层设拱券门和假门,相间交错排列。用菱角牙子砖和线砖迭涩挑出塔檐,檐上有平座,廊绕以木樽。塔刹为高2.2米的紫铜葫芦。
塔基为石刻须弥座,高1.1米,周长40.8 米,八面共嵌有23 块浮雕石刻,图案丰富多彩,线条粗犷、神态生动,分别为“麟趾呈祥”“鲤跳龙门”“狮子戏球”“三羊(阳)开泰”“双凤朝阳”“喜鹊练梅”等,线条粗犷,形态生动,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为明代石刻珍品。
塔身逐层收缩,比例匀称,挺拔秀丽。塔内有阶梯,为穿壁绕平座式结构,登临塔顶,凭栏远眺,古城新貌,湖海风光,锦绣田野,尽收眼底。在几百年前建筑工具简陋的情况下,仅用约两年时间就建成一座如此雄伟壮丽的高层古塔,风雨沧桑,雷轰地震仍岿然屹立,充分显示了雷州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惊人的创造力。
三元塔建成后,雷郡形胜大为改观,“鼎峙琼南添一指,联翩雁字豫题名”。后来“雁塔题名”成为雷阳八景之一。 此塔已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特点
奇
历经400多年风雨,色艳如新,"金"身不老,塔身用了银珠灰批荡,故有"只新不旧"之美誉,是中国四大奇塔之一。
特
该塔特别之处是巧妙地运用了《周易》中的阴阳学说、八卦方位和五行数理。和阴阳于一体,融五行于其中,合阴阳之学说。
妙
宝塔八角各有神态栩栩如生的"托塔力士"同心协力顶托宝塔,寓意团结一致;首层两个圭角形洞门与面隔江的三重山成一直线。
缘
三元塔又名"只新不旧"塔、"常青塔"、"永恒塔"。宋朝明相李纲曾与三元塔结缘,路经此地曾留下《横翠亭》词,苏东坡也曾留下遗踪。 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外观九层,内为十七层。高57.4米。楼阁式,塔坐东向西。底层塔身直径为11.95米,壁厚3.48米,最高一层的塔壁厚1.9米。各层设拱券门和假门,相间交错排列。用菱角牙子砖和线砖迭涩挑出塔檐,檐上有平座,廊绕以木樽。塔刹为高2.2米的紫铜葫芦。
旅游指南
三元塔有三大特点;一是“只新不旧”;二是这里是块风水宝地。这座塔的座向是坐北向南的,大家顺着这个塔的中间看过去,前面是郁南三重山,这三重山一座比一座高,寓意为“三元用第,步步高升”。而这塔的前面是西江水,后面是山,就依山傍水了。三元塔背后这座山,这山中间是进去的,两面三刀旁起来,全然是一把太师椅。这里的风水格局是“稳坐太师椅,步步高升的格局”;三是这塔的建筑形式是按照《周易》的阴阳学说五行数理去设计建造的。大家请看这八卦图,一半阴、一半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而阴阳平衡就身体健康,从中医原理来讲:人体所产生疾病都是由于阴阳不平衡,阴阳失调所产生的。、
所以三元塔第一层中心点也就是这八卦的核心了,里面有一个阴阳很平衡的气场,绕塔一圈,再从状元梯上去,走进中间后稍为停留一会,让里面平衡气场调节一下人体的平衡,使大家身体健康,然后走过去向右手转到西门就可以登塔。
历史文化
塔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初名启秀塔,寓意启发文风,培育俊秀。后因挖塔基时得蛇蛋三只,认为是“三元及第”之兆。遂改为三元塔。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外观九层,内为十七层。高57.4米。楼阁式,塔坐东向西。底层塔身直径为11.95米,壁厚3.48米,最高一层的塔壁厚1.9米。各层设拱券门和假门,相间交错排列。用菱角牙子砖和线砖迭涩挑出塔檐,檐上有平座,廊绕以木樽。塔刹为高2.2米的紫铜葫芦。塔基为石刻须弥座,高1.1米,周长40.8 米,八面共嵌有23 块浮雕石刻,图案丰富多采,线条粗犷、神态生动,,分别为“麟趾呈祥”、“鲤跳龙门”、“狮子戏球”、“三羊(阳)开泰”、“双凤朝阳”、“喜鹊练梅”等,线条粗犷,形态生动,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为明代石刻珍品。塔身逐层收缩,比例匀称,挺拔秀丽。塔内有阶梯,为穿壁绕平座式结构,登临塔顶,凭栏远眺,古城新貌,湖海风光,锦绣田野,尽收眼底。在几百年前建筑工具简陋的情况下,仅用约两年时间就建成一座如此雄伟壮丽的高层古塔,风雨沧桑,雷轰地震仍岿然屹立,充分显示了雷州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惊人的创造力。三元塔建成后,雷郡形胜大为改观,“鼎峙琼南添一指,联翩雁字豫题名”。后来“雁塔题名”成为雷阳八景之一。 此塔已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