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博罗人——韩日瓒

家乡区县: 惠州市博罗县

博罗也出过不少的名人,他们的历史,他们的故事无疑是博罗的骄傲,从他们的故事中了解他们的贡献,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继承发扬他们的精神,让他们的精神世代流传,下面大家一起看看——韩日瓒的故事吧

韩日瓒,字绪仲,号若海,明代博罗人。韩鸣凤之子。十三岁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待其父海罗公韩鸣凤之官。万历丁酉(1597年),乡试举第三人,尚是少年。丁未(1607年)中进士,选庶吉士。他学识渊博,致力于古文诗词研究。在读中秘书时,每写完一篇奏文,同馆中人都自叹不如。癸丑(1613年),升检讨;丙辰(1616年)任会试同考官。以后,又先后任征仕郎、左春坊左赞善兼翰林院简试、两朝实录纂修官、翰林院侍讲、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经筵日讲官。崇祯任申(1632年),任礼部尚书。
在宦海生涯中,他为人正直,刚正不阿。礼部尚书书林欲辑赞道:“公立朝多大节,生平孝友敦笃。与人交,坦夷无城府。课诸子力学,以简括身心为本,不及浮名”。对朝政多有远见卓识。九连之置州、平远之置县,都是他提议的结果。而对把持朝中大权的魏忠贤奸党,他却“澹然不屑”,耻于以之为伍,正气立朝。
韩日瓒为京官数十年,但十分关心家乡之事。造福桑梓,乐而不倦。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年),他返乡游罗浮。看到“葛仙翁丹灶药炉,狐丘虎穴;文皇帝金书玉简,荆棘铜驼;冲虚观一洞道房,十崩九破;黄龙洞几间院宇,有房无扉。”就写了《募修罗浮诸名胜疏》。东莞、中山、番禺等地社会名流如袁崇焕,李孙宸,陈子壮,郑曼,何吾驺等都纷纷为疏募修,声势浩大,成就了同护名山的盛事。使神仙洞府罗浮山重振“岭南第一山”的英姿。
韩日瓒还广泛搜集资料,旁征博引,编辑《博罗县志》。这是博罗自秦代建邑以来的首部县志,功不可没。他曾著《询芜录》,还有文集二十卷行世。《罗浮山志》收录其中《雪中过东林寺二首》。诗中写道:
跃马罗山曲,溟蒙不见山。
雪疑扃岫晃,人自叩禅关。
偶觅虎踪去,仍披鹤氅还。
山僧如可访,溪水尚潺潺。
桥下溪声急,微茫知远钟。
半山云压寺,深院雪倚松。
涧落何年瀑,烟藏若个峰。
灵山缘未了,他日许相从。
丙子(1636年),韩日瓒积劳成疾,逝于南京。崇祯皇帝追赠其为太子太保,谥号文恪,赐祭葬于松柏冈,即现在博罗县城北郊之罗阳上圹乡鸡园坪岭顶。墓前神道有文官武将、石马、石羊和四不象的石雕像。可惜1966年此墓被毁。明代石雕像尚存。1985年,韩日瓒墓被列为博罗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另据《惠州文物志》载:“韩日瓒墓位于小金口(原属博罗管辖,现已划归惠城区)金鸡乡葵湖的小山坡,地形似卧伏白虎,故俗称白虎坟。”此墓可能是衣冠冢,文革期间被毁。

韩日瓒为博罗做的贡献会世代流传,希望更多的博罗人能了解并知道他所做的贡献。
梧桐子家乡:http://www.wutongzi.com/kan/guangdong/boluo.html

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corey318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391298971

我的微博:http://weibo.com/u/2391298971/home

cor安ey(2014-04-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