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师范学院

家乡区县: 淮滨县

信阳师范学院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是河南省两所重点本科师范院校之一。信阳师范学院创建于1975年,原名为开封师范学院(今河南大学)信阳分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本科建制并改为现名。

截至2014年3月,学校占地1500余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现代化的图书馆藏书185万余册,中外文期刊4499多种;现有各类实验室110多个,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110多个;是河南省高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

学校设有19个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3个直属教学教研部,拥有文学、史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9大学科门类,设62个本科专业,有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7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7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3个河南省二级重点学科。学生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全日制在校硕士生、普通本专科学生3万余人。

学校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部分专业超过了50%;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先后为国家输送各级各类人才10万多人,王立新等400多人成为全国和河南省优秀教师,王金安等一大批校友成为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

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学校;是河南省惟一两次蝉联“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的本科高校;被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费孝通先生誉为“教师之摇篮”,被教育部、河南省有关领导一致赞誉为“河南省最美的校园”、“中国最美的大学之一”。

信阳地区是革命苏区,也属全国老少边穷地区,教育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虽有较大发展,但仍十分薄弱和落后。国家对老区的教育给予了大力扶持,到20世纪70年代前期,信阳基础教育情况有了好转。据1974年统计,全区高中179所,在校学生40088人,比1965年3344人增加36744人;初中888所,比1965年的59所增加829所,在校学生149596人,比1965年增加129865人。但师资严重不足,当时高中有642个教学班,每班按3.5个教师配备,需要教师2247人,初中有3148个班,每班按2.5个教师配备,需教师7870人,高初中共需教师10117人,而实际只有3930人(其中870人是民办教师)。按学历要求高初中教师只有1422人合格,再加上各类技术中专,实际上中学师资缺口10000多人。全区急需一大批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教师。但上级教育部门不可能马上给予解决,区内区外调剂也都不大可能。面对这一严峻现实,信阳地区决定自力更生,自己培养师资。这样在信阳建立一所培养中学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便提上了议程。

1974年10月10日,文化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李家宽在光山县召开的全区普及小学教育经验交流会上宣布了信阳地委准备建立师范专科学校的消息。1974年11月间,地区文教局派人到河南省教育厅,请示建立信阳师专问题。王锡璋厅长接见时表示:“省教育厅也打算在信阳办师专,地委若能将信阳西郊的信阳高中校址让出来,办一所省管师专,可以在信阳地区多招些学生,信阳受益更大。”信阳高中是信阳地区重点高中,属地区管,占用高中校址须经信阳地委同意。1975年2月初,地委召开常委会议,正式听取地区文教局关于建立师专问题及省厅意见的汇报。

1975年3月,文教局领导第二次向地委常委会议汇报省厅意见及其他事宜。7月6日,地委宣传部部长、分院筹备领导小组组长刘庭璋要求筹备组开会征求各方意见,搞一个分院筹建方案。7月18日,筹备组制订了分院筹建整体方案,并报经地委同意实施。

梦晨思妤(2014-04-2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