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程度上,品牌就是一种文化符号。“尽春意”一名,源自古诗“一年一度一来归,愿得一壶尽春意”。相传,一位外出做官的简阳人,每年春暖花开时回家一次,念念不忘的是家乡的美酒。家乡的春天,尽在这酒中;家乡的美好,尽在这酒中;因此发出这一感叹和赞美。
目前可查的资料表明,“尽春意”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最早可追朔到五百年前,口口相传的历史可能会更早。“尽春意”品牌,历史悠久,自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20世纪80年代初,“尽春意”在商业大潮中脱颖而出,一度成为川内酒类中叫得响的品牌,以其醇香浓郁,回味甘甜,物美价廉深受消费者喜爱,获得过中商部优质白酒称号。然而,正当悠久历史的“尽春意”步步深入人心的时候,它又突然间神秘地退出了市场。
品牌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尽春意”商标的持有者,多年来希望再度将“尽春意”推向市场,却未能如愿。商场无情,竞争激烈,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尽春意”被商战的硝烟所封存。
然而,自始至终,有人却在暗地里关注着“尽春意”的命运。这个人便是现四川简阳尽春意酒业的掌门人王旭田。在他看来,尽春意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简阳难得的传统品牌,值得发扬光大。
50岁出头的王旭田,1981年初进入东溪酒厂,开始从事酿酒业。曾师从于川内一家驰名酒厂的高级酿酒师。酒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符号之一;王旭田似乎对酒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取得了酿酒师和品酒师资格,成为川内酿酒业知名的技术骨干。
因当时财力所限,王旭田所掌管的东溪酒厂主要生产散装酒,而多数产品交川内一些驰名的酒厂。他知道自己生产的酒好,但因为没有自己的品牌,却只能为他人贴牌,其丰厚的利润也归他人所有,这使王学田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品牌的价值所在。因此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创自己的品牌。
要创出一个品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两个小钱就能办成的事。需要有一定的资本,也需要好的时机……对品牌有着自己的理解的王旭田,很自然地把目光投中在了“尽春意”这个品牌上。
发扬尽春意这个品牌,提升尽春意这个品牌,是王旭田多年的梦想。他决心要使“尽春意”重返市场,再度辉煌。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20年磨一剑的王老板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于2002年以26多万元的价格买断了“尽春意”商标使用权,四川简阳尽春意酒业有限公司随之诞生。
王旭田,终于有了自己的品牌,实现了梦想的第一步。
酒是有生命的。好酒,有自己的生存环境,也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点。
尽春意现在的窖池所在地,独特的气温、湿度、风向、微生物群类,孕育了全新的“尽春意”。
王旭田称:酒的质量和口感,取决于酿酒技术,也取决于窖池。窖池的大环不仅适合酿酒,最关健的还有窖池。我这个窖池非常特别,里面的窖泥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还混合了剑南春和泸州老窖的窖泥,可以说是全国都独一无二的。
尽春意,吸天地精华,隔岁月之大成。
此后,“尽春意”以其醇厚酣甜、回味无穷、不上头的鲜明特点重返市场,走进各大商场和饭店、走进千家万户。2003年,“尽春意”被定为简阳市政府接待酒。2006年,“尽春意”获“中国白酒著名品牌”和“四川老字号”品牌称号,“尽春意”品牌比往日更响,产品销量大增。
尽春意品牌在商业推广和营销上,从此展开了强有力的攻势。
2008年,尽春意赞助的地震灾区小记者采风活动,登上了八达岭长城,受到了中外旅客的关注。四川电视台对此进行了报道。
到目前,尽春意品牌的系列酒,多达10多个品种,兼顾了高中低档位。
银窖尽春意,金窖尽春意,保健尽春意,直抵白酒类高端价位和市场,标志着尽春意产品和品牌的升级,也标志着我市品牌战略再上新台阶。
品牌的价值,不仅可以宏扬一个产品,缔造财富的神话,还可以延伸到地域文化的范畴,致使一个地方因此而扬名。
正是有了王旭田这样的有志之士对传统品牌的关注,才有了今天的“尽春意”。如今,无论在规模上、产品质量上、品牌价值上,尽春意正在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20年后再相会,“尽春意”更尽人意。“尽春意”重返市场并取得一定程度的辉煌,给关注地方品牌、矢志打造自主品牌的人士不无启迪和鼓舞;我们需要更多的企业家关注品牌建设,提升简阳造。更希望“尽春意”能够肩负起振兴地方品牌的重任,为我市实施品牌战略、带动一个行业和推动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把“尽春意”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品牌,尽春意酒业有限公司及王旭田本人,还有相当长一段的路要走。然而,瓶里大乾坤,杯中尽春意,对一个地方品牌来说,尽春意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