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公务用车22台、“三公经费”支出较去年同期减少64%、社会满意度明显提升……“这些变化,是我们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结果。”市交通运输局的负责同志深有感触地说。今年以来,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市交通运输部门紧密结合行业实际,通过抓思想、抓责任、抓纪律、抓制度、抓监督“五个到位”,进一步树立和维护交通“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
思想认识到位。牢固树立不抓党风廉政建设就是严重失职的理念,坚持把党风廉政教育作为建立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的基础性工作,做到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落实。局党委每季度听取一次廉政工作汇报,分析研究形势,及时解决问题,做到管人和管事相结合、管业务与管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加强廉政教育,坚持常规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通过开展廉政教育月、廉政教育课、廉政谈话、预防职务犯罪报告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使教育活动具有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进一步增强了干部队伍的廉洁自律意识。
责任落实到位。一方面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主体、落实主体和推进主体作用,把党风廉政建设与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每年的全市交通运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与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同时召开,会上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把主要任务分解到分工负责人及其分管单位,实现业务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同频共振,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另一方面建立责任制传导机制,既向下传导,也向上报告,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的责任落实链条,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严重违纪行为的单位,既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也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做到有错必究、有责必问,保持了交通行业党风廉政形势持续稳定。
执行纪律到位。严守政治纪律,始终把遵守党的政治纪律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政治准则,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坚决维护中央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与中央、省委、市委保持高度一致。今年以来,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实施办法、市委实施细则精神,清理公务用车22台,腾退办公用房52间、1800平方米,所有科室和单位都按标准使用办公用房和公务用车。严守组织纪律,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对“三重一大”事项先向纪委报告,邀请纪委全程参与监督,做到大事集体研究,小事相互通气,对事关全局工作和重大事项实行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对事关干部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坚持走群众路线,建立了基层联系点,成立6个调研组,征集班子、个人“四风”方面问题52个,意见建议110条,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认真进行整改反馈,其中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作列为全市教育实践活动确定的专项整治任务,严守财经纪律,加强专项资金支出管理,制定和完善了《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有关规定》和《行政服务标准化手册》,严格项目招投标程序,强化财经审计,“三公经费”支出较去年同期减少64%。
制度建设到位。按照用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人、按制度管事的要求,构建起一套较为科学、系统、严密、规范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长效机制,制定和完善了《诫勉谈话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评估考核办法》等等。健全廉政防控体系,评定风险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289点,制定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措施355条,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形成以岗位为重点、以风险点为切入点、以防控措施为手段的岗位廉政防控机制。
监督约束到位。健全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行政监督、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长公开电话、12328全国交通咨询服务热线等载体平台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打造清正廉洁的交通行业。加强对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的监督,对重大事项决策、干部任免和大额资金使用,实行全程跟踪监督。针对今年央视曝光的我省部分地区交通治超执法不规范等问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交通治超执法专项整治行动,对号入座,举一反三,从执法程序、执法依据、执法行为、停车场卸货场的管理等方面,抓整改、建机制、促规范,进一步增强了交通依法行政、按法办事、依法履职的能力,社会满意度明显提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