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历史人物7

家乡区县: 浙江省婺城区

曹聚仁(1900~1973)字挺蛐,号听涛,笔名陈思、阿 挺、尾生、了舟等。兰溪石埠乡蒋皈村(原属浦江县)人。其父梦吱,清末秀才,在家兴办育才学园,致力教育事业,为一开明之士。聚仁初就学于浙江第七中学,因狂放不羁被开除。1915年考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得陈望道、朱自清等 名师教导。“五四”运动,投入反礼教,打倒孔家店的斗争,曾被选为学生自治会主席,、主编《浙江新潮》。1922年,任真如女子中学教员,得邵力子推荐,常为《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撰稿。他把章太炎讲学的听讲笔记整理成《国故论衡》,而对章扼杀白诸诗的论调,特撰专文予以批评;又编著《国故学大纲》(上册),批判胡适派的学术主张,开始引起学术界的注意。1923年后在暨南大学任讲师、教授,

并在复旦、光华、大厦、同济等大学兼课)讲授国文、历史、新闻学,与鲁迅交往颇厚。鲁迅尝为曹在1932年8月创办的《涛声》周刊写稿,称赞《涛声》有“赤膊打仗。拼死拼活”的精神,并直率表示“我是爱《涛声》的。”因《涛声》刊头以乌鸦为记,用以讽刺当局,不久即被查禁。又与陈望道、叶圣陶等提倡大众语。同陈望道、徐撼庸等合办《太白》、《芒种》、反对以林语堂:为代表的论语派。“九·一八”事变后,力主抗日,任救亡协会理事,被暨南大学解聘。“七·七”事变爆发,任故地记者,奔走大江南北,为《申报》、《立报》、《社会日报》采访战地新闻。上海沦陷后,以中央通讯社战地特派员身份,先后专访新四军军长叶挺及陈毅诸将领,报道抗战实况,还向海外报纸披露皖南事变真相。1940年,应蒋经国之邀,曾一度主持《正气日报》。1945年,任《前线周报》主编,宣传新理性主义。抗战胜利后,口上海继续从事教育和新闻工作,任《前线日报》总编及昏港《星岛日报》驻沪特约记者,曾发表文章斥责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1950年夏,前往香港、澳门,从事新闻文化工作。介绍祖国建设风貌,致力于促进国家统一大业。任《星岛日报》编辑时)以《从光明中来》为题,如实报道新中国情况,遭到右派报纸围攻。同年曾以新加坡工商考察团随团记者身份到北京,7月16’日受到周总理接见。后为新加坡《南洋商报》写特邀文章。1956年起,曾先后六次回国参观访问,足迹近半个中国,遍访各界人士,共写稿230余篇,几200万字,为宣传新中国,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了不懈努力。  1959年,又和林雹民创办《循环日报》,任主笔。1972年7月23日病逝于澳门,终年73岁。一生著述甚富,有鲁迅评传入《万里行记》、《文坛五十年》、《蒋皈六十年》等70余种,并辑有《现代中国剧曲影艺集成》。回国参观后在香港出版的《北行小语》等书,热情向海外同胞介绍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真实情况。晚年叉计划编写《现代中国通鉴》和撰写自传式口忆录《我与我的世界》,借都未完稿。

海也不蓝(2014-11-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