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一中坐落在美丽的浏阳河畔,是一所历史悠久、盛名远扬的国有公办高级中学。学校创办于1929年,始称“浏阳公学”。解放前,时逢战乱,校无定所,先后九易其名,五易其址,两次停办。1949年新中国成立,人民政府确定以浏阳文庙作为固定校址。1955年更名为“湖南省浏阳县第一中学”;1963年被评为湖南省首批重点中学,2004年被授予“湖南省示范性高级中学”称号;2007年、2009年、2011年、2013年连续四届蝉联“中国百强中学”。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心理教育实验学校、全国后勤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环境教育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园林式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荣誉称号。
浏阳一中坐落在风光秀美的浏阳河畔,位于浏阳市区中心,南至圭斋东路,北抵车站路,东临劳动路。学校地理坐标为经度113°37′48.68″,纬度28°8′52″,校园最低海拔80.5米,最高海拔103米。学校校址:浏阳市圭斋东路81号。邮编:4103001929年2月,由时任浏阳县长魏明道等筹资倡办“浏阳公学”,男生部设城关磨石街,女生部设城关柴家巷。首任校长吴纪猷,曾留学日本。
第二学期经省教育厅备案,更名为“浏阳县立初级中学”。
1930年下学期,工农革命浪潮波及浏阳,学校停办。1931年2月在原址复办。
1936年8月停办中学,改为师范,易名为“浏阳县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1938年9月学校迁至浏阳东乡沔江,男生部设在黄甲山,女生部设在楼下山。
1942年8月,定址县城东郊水佳塅,恢复中学班,附属“浏阳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1944年8月学校再度停办。
1945年春迁址浏阳东乡永和小板桥,恢复“浏阳县立初级中学”校名,1946年2月移址浏阳城关周家田祠堂。
1949年元月,“浏阳县简易乡村师范学校”与“浏阳县立初级中学”合并为“浏阳 胡耀邦总书记亲笔题写校名县立中学”。
1949年8月浏阳解放,人民政府接管学校,副县长张启魁兼任校长,确定以浏阳文庙作为永久固定校址。
1952年9月,“浏阳县立中学”更名为“浏阳县第一初级中学”,“浏阳一中”之名由此沿袭至今。
1955年9月正式招收高中生,学校更名为“浏阳县第一中学”。1963年9月被评为湖南省首批重点中学。
1968年8月,与原浏阳县城关中学合并,更名为“浏阳县城关镇825学校”, 1969年1月恢复“浏阳县第一中学”。
1996年通过湖南省重点中学重新评估验收,荣挂“湖南省重点中学”匾牌。
2003年启动北校园扩建工工程,征地130亩,投资1.5亿元,新建校舍8万余平方米。
2004年被授予“湖南省示范性高级中学”称号;
2006年8月原浏阳市艺术学校并入,组建浏阳一中艺术部。2009年7月,艺术部更名为“浏阳市艺术学校”,由浏阳一中代为管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