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主义价值观只有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才能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的根、脉、魂,也是在集中各地区域精神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才能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必须紧紧依托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道德营养。结合潮汕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通过潮汕优秀的文化资源体现出来,这些文化资源,源远流长,与潮汕每一个地方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形成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精神纽带。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挖掘潮汕当地的文化资源,从情感上打开通道,让群众在心理上有亲近感和认同感。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这里所说的“培育”不仅仅只是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教育,还要加强对优秀潮汕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梳理和萃取其思想精华,作出通俗易懂的当代表达,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优秀传统潮汕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不断发扬光大。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潮汕地区发展的直接需要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的与非主流的同时并存,先进的与落后的相互交织。而潮汕地区的发展也曾因诚信等问题遭遇打击,因此,潮汕人民更迫切希望在思想文化领域普遍树立勤劳进取、诚信无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良好的经济伦理道德,在全社会弘扬和发展民主和法治的政治文化精神,以此推动潮汕地区社会经济大发展。而这些希望和需要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也带来了社会思潮的纷纭激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有助于培育共同的理想信念;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培育社会强大的精神支柱;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有助于培育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面对多变的社会思潮,我们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御各种错误思潮、腐朽文化的影响和侵蚀,努力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保证潮汕地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潮汕地区要发展需要发扬优秀的潮汕文化,构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而基础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潮汕文化是一致的
汕头曾经在改革开放的大浪中跌倒,一些人甚至认为欺骗和造假就是潮汕的地域文化。而真正研究潮汕文化,就会发现这种对潮汕文化负面的评价是不全面和不科学的。沉浸到优秀潮汕文化中,我们既能找到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价值准则的精神基因,也能找到体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精神基因,更能找到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精神基因。首先,潮商对中国的慈善事业、公益事业、教育事业以及祖国统一大业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这是潮汕人的共同特征,也是爱国心的最直接体现。其次,充满诚信的“无赊不成商”、“诚招天下客”的潮州帮、早期海外潮商在诚信中创业以及充分见证潮人诚信的侨批,都充分证明诚信是潮汕文化中起主导作用的传统美德。第三,务实、大胆、敢为天下先是潮汕人的群体人格特性。最后,说到“友善”,许多人都会想到潮汕人的排外,把外地人称为“外省仔”等,这是潮汕文化劣性的表现。但是从潮汕民俗文化来看,我们也可以看到潮汕人对家人、朋友和邻里的友善。潮汕人信奉“和为贵”的价值观。而潮汕人还特别注重孝道,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公婆长辈,关怀照顾和赡养他们,是晚辈应尽的义务与责任。这些都是友善的精神基因。
四、发扬优秀潮汕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潮汕先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其创造的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淀、聚集了颇为丰厚、具有较大积极意义的优秀文化传统,可也存在不少消极落后的文化成分。面对这些,我们不能夜郎自大,把过往的辉煌成就当成挡箭牌,也不需要妄自菲薄,而要正确明辨,在发扬优秀潮汕文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需要驱逐旧文化旧思想中阻碍潮汕族群发展的糟粕,赋予潮汕文化、潮汕思想与时俱进的内涵。当务之急是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清楚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深入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用优秀的文化思想净化潮汕大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深入群众,发扬优秀的民俗文化。学会利用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以乡俗民约、伦理禁忌引导村镇群众树立诚实、友善、公正、守法的意识。潮汕乡村的民俗文化蕴含着当地的传统习俗和伦理禁忌,是群众的精神家园,可以利用这些民俗文化资源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能贴近群众、贴近生活,避免简单说教。第三,丰富载体,创新形式,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从政府、社会、家庭、个人等多个层面和维度,着力构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机制和氛围。可采取行政推动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各类场馆、讲堂、社会团体,借助重要节庆日、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运用新兴媒体、公益广告,以灵活多样、品位高雅、创意新颖的形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培育文明风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