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汕头最美的乡村 畅游潮阳莲花峰

家乡区县: 汕头市潮南区

莲花峰风景区位于汕头市潮阳区南海边陲,练江入海口处,属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如春;水陆空交通方便,和深汕高速路海门口毗邻,有公共汽车直达景区。主峰莲花峰是南海岸边拔地而起的一座小山峰,由一大堆瓣状纵裂的花岗石组成。莲花峰是潮汕久负盛名的胜迹,具滨海特色,于2001年荣膺广东省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峰前一片汪洋,碧水蓝天,飞鸥只只,白帆点点。春夏之夜,天将欲晓,海面上闪烁着银光,环绕莲花峰久久不散,日出方消失,这就是海岸奇观著称的“莲峰海色”,为潮汕八景之一。峰东侧海滩,沙白水洁,是天然的海边浴场。夏日弄潮戏水,沙滩日浴,别有情趣。也可乘坐飞艇,驶出象山外海,体验大海一望无垠的博大,尤其是看大海的日出,一轮新阳从海平面骤然升起,金光万道,何等壮观。西侧海滩,怪石嶙峋,百态千姿,有酷肖之狮首山,余则若虎若豚,不一而足风暴袭来,波涛汹涌,白浪排空,似千军万马,动魄惊心。上了悬崖,为景区之侧峰曰巾峰,峰若儒生之巾故得名。峰上有块遥望归航的巨石,是渔家女的“望夫石”,它使人们回忆起渔家过去的穷苦生活。望夫石北侧还有明清时期的古炮台遗迹,四个炮眼中的四尊古炮窥视着入港的海面,明清时期曾在靖海抗倭的海防上立过功。自宋文天祥登峰望帝之后,历代不少名士文人在此记史刻壁,留下了有名的书法诗文百余处,内容丰富,书体各异,形成莲花峰摩崖石刻群,被称赞为不朽的石头史册,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代诸多书画名家都曾为莲花峰添色增辉。莲花峰不仅海色山光秀丽多姿,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明清古建筑“忠贤祠”、“观海楼”、“崇文亭”;纪念性建筑“万人冢”、“文公石雕像”等。“忠贤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道光拓建为“莲峰书院”,该祠匾联林立,尚有文天祥手书刻石二幅,使瞻仰者流连忘返。至于另一省级文物“万人冢”则是抗战时期日军残杀渔民的历史罪证,现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海上芙蓉

莲花峰风景区位于潮阳区东南11公里处,三面环海,一面靠山,环境优美,气候冬暖夏凉,是粤东著名的旅游胜地。莲花峰风景区陆地面积0.6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0.56平方公里,风景秀丽,是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好地方。莲花峰风景区人文景观内涵丰富,历史文化价值高。山峰是由几片纵裂的花岗岩石拱围“拼凑”而成,从陆上远眺俨然若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从海上观之,则仿佛是一朵出水芙蓉,故文天祥将该峰命名为“莲花峰”并刻于石上。自此以后,便有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慕名前来,留下了宝贵的丹青墨宝,还有近百幅的摩崖石刻,形成了莲花峰不朽的石头历史文化———莲花峰摩崖石刻群。莲花峰得天独厚的滨海风光也是旅游的好去处。莲花峰海岸线绵长,沙洁水清,夏日弄潮戏水,另有一番情趣。在季节时令适宜时,还可领略到景观壮丽的莲峰海色八景:碧海静波、浅滩怒涛、乘风扬帆、夕阳归舟、大屿塔,狮首航灯、春朝蒙雾、秋阳浴日等。莲花峰历史悠久、景点众多,主要景点有古莲花峰、万人冢、终南石、忠贤祠、莲峰古寺、古炮台、观海长廊、奇泉井、文天祥塑像、望夫石等。

莲花峰

据载,文天祥首次来潮阳就到海门附近山顶上“极目以望帝舟”,但不见幼主踪影,感慨万千,遂用手中佩剑在安营造饭之石上刻上“终南”二字。传说其顿足长叹之处,石碎为莲,便化为潮阳著名胜景———莲花峰。 景点典故

张鲁庵墓位于莲花峰正面,他是南宋学者,名奂,受文天祥爱国精神的感召,誓不仕元,在此隐居讲学,守忠至死,受到人们的敬仰。“莲花峰”正面三个大字就是张奂所书。摩崖石刻莲花峰内有摩崖石刻100多题,其中古代崖刻50多题,近代与现代近60多题。内容多是缅怀和歌颂民族英雄文天祥、元代隐士张鲁庵的民族气节,形式有诗、词、短文、单字,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莲峰书院原称“忠贤祠”,初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为纪念宋丞相文天祥和隐士张鲁庵,清道光四年扩建,改称“莲峰书院”,光绪四年又重修。现书院后堂有三尊塑像,中间一位为文天祥,其左是张鲁庵。万人冢记载了日寇侵华的罪恶暴行和海门人民的辛酸血泪史。1941年3月,日寇兽蹄踏入海门城,开始了惨绝人寰的血腥统治。抗战胜利后,由好心人士倡举,将葬于红沙窟的18000多具死难海门同胞的尸骨葬于莲花峰侧山坡,建成“万人冢”。现在的“万人冢”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它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让人们牢记历史,珍惜现在,开创未来。古炮台海门原为兵防要地,早在明代隆庆年间,为防止倭寇侵扰就建筑有炮台,由海门参将金丹始建。清康熙十三年重建,设大炮四门,由贝灰山石筑建。后炮台毁废,留存残址。近年,又在旧址修复,并仿制当年的大炮四门,以供游人观赏。炮台东侧沙滩尚保存一淡水井,人称“奇泉井”,近海咫尺,淡水却源源不断,据说此井是当年兵士的饮用水井。

陈HaoXin(2014-11-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