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旅游

家乡区县: 江苏省吴中区

介绍
苏州穹窿山景区,地处姑苏西部,为苏州第一名山,主峰“箬帽峰”,海拔341.7米,为太湖东岸群山之冠,因而又有“吴中之巅”的美誉。此山气势雄伟,地域宽阔,苍松翠竹,山色秀美,如入仙境,历史悠长,人文景观丰富,集政治、军事、宗教、文化于一山。东连木渎,西濒太湖,绵延光福、藏书、胥口三镇,全长约7.5公里,林地面积2万多亩。

主要景点
御湖
御湖位于穹窿山景区北大门正对面,原来只是一个无名湖泊,但因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六次来到穹窿山时,都要经苏福运河到善人桥御湖后弃舟登岸,也就因此得名御湖了。

御湖总体面积达75000平方米,水域面积达55000平方米,湖面呈不规则方形。湖旁两侧有龙涎瀑布、迎驾亭、应天阁、御膳坊、徽派民居等古迹建筑,依托穹窿山的清秀威仪,自然之美与人工之美浑然一体,御湖倍显逶迤清秀,千姿百媚。

丹泉
位于穹窿山景区北大门入口处, 据说神农时代的赤松子曾在穹窿山取赤石脂炼仙丹,这泉就是赤松子炼丹时洗药草之水,故称为“丹泉”。

铁竹亭
铁竹亭坐落于穹窿山北大门入口附近,为纪念穹窿山一位有名望的道者施亮生而建,他是上真观的开山祖师,道号铁竹道人。施亮生为苏州的道教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劳,这里也是他当时下山经常休息的地方,后人建“铁竹亭”以纪念这位铁竹道人。

御道
1.5米宽的林间小道,与其他的御道不同,一般的御道是为皇帝专设,路面常用青砖竖砌成“人”字形花纹,以寓这是“万人之上”的君主走过。但穹窿山上的御道是当时的官员得知乾隆皇帝就要临驾于此,动用了一切人力物力在一夜之间将一条山间小路开建而成的,因而这条御道就更带有纪念意义了。当年乾隆六次来穹窿山时,每次都是走这条道上山,故称御道。

慈孝亭、双膝泉
慈孝亭、双膝泉位于乾隆御道边,相传,乾隆六下江南,一是微服私访, 体察民情,更主要的是为了寻找他的亲生父亲陈阁老。当年乾隆就在这御道上跪拜上苍保佑其父子早日相遇, 这一跪就跪出了一个双膝印迹,称“双膝泉”。后人为了纪念乾隆的这份孝心,在双膝泉旁建一亭子称为“慈孝亭”。

土地祠
土地祠位于乾隆御道边,是为了祭拜土地神,以寺庙的形态随地而建的,里面供奉的是城隍爷、水仙明王、土地公公。据说因专门保护当地的百姓而深得百姓的敬重,人们在此上香膜拜,祈求降福解忧。祠旁有半山泉(原名明珠泉),此泉不涸而清冽。泉上建有“得仙桥”,传说过了此桥,即得道成仙。

洞天
洞天位于乾隆御道旁,是指别有洞天、天外有天的意思。据史料记载,此处原为上真观的真正山门。洞天门楼上面为关帝庙殿堂,供奉的是三国时的关羽,人称关公、关老爷。

关帝庙殿堂内的屋顶装饰类似于皇家建筑,屋顶中央有一道教的“八卦图形”, 外圈彩绘有“暗八仙”,即为八仙所用的法器。中间共有八只蝙蝠,这八只蝙蝠微微向内聚拢,意为汇聚八方之福。穹顶有一副双龙戏珠的浮雕,并用金粉喷绘,庙里供奉着三尊神像,分别为关公,关公的部属周仓,以及关公的义子关平。

上真观
上真观座落于苏州穹窿山的三茅峰,始建于汉平帝元始年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殿宇依山而筑,占地数百亩。

为了弘扬传承道教文化,政府投资在原址上重建上真观。 整个建筑宏伟壮观,气势庄严,上真观的主要结构均沿中轴线排列,从东向西,依山势而建,以山门殿、三茅殿、玉皇宝殿、三清阁为中轴, 两侧建有金钟、玉磬楼,祖师殿、天师殿、观音殿、文昌殿、药王殿、财神殿等。

望湖园
望湖园为穹窿山的山顶花园,占地60亩。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来穹窿山,都要来此眺望太湖,领略风景,故得名“望湖园”。

园内设有茶室、会议厅和可同时容纳300人用餐的餐厅等,最值得一提的是园内共有9幢别墅,掩映在南面的花木丛中,入住其中休闲度假,与穹窿山色零距离接触, 让人流连忘返。

孙武苑
孙武苑主要景点有:孙武草堂、兵法碑廊、兵圣堂、影视基地、朱买臣读书台等。
最佳旅游时间
春秋两季。

网络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wxcuzsy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91528101.html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301435500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zsy10/home

疯子悦(2014-11-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