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笔勾绘乌鲁木齐市民生新画卷

家乡区县: 乌鲁木齐市新市区

BRT又增加线路了、棚户区改造住户住上新房了、低保家庭中小学生可领膳食营养补贴了……11月19日,跟记者细聊起身边的点滴变化,乌鲁木齐市建工社区70多岁的宋志英老人话音里透着满满的幸福。 这是一位古稀老人的感慨,更是乌鲁木齐各族群众生活变化的缩影。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在新疆党委“群众第一,民生优先,基层重要”这一执政理念的指导下,乌鲁木齐开启了激荡人心的民生建设大幕。

小到市民“菜篮子”,大到城市“蓝天工程”,一项项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工程马不停蹄地实施,乌鲁木齐的民生建设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广度,温暖着各族群众的心。

投入大受益广:民生建设增力度

曲折的小巷、低矮的院墙,没有卫生间、没有水、没有暖气……这是居民阿扎提古力·玉素甫对乌鲁木齐市黑甲山片区最深刻的记忆。

从2010年开始,乌鲁木齐市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当年3月31日,作为乌鲁木齐棚户区改造工程首批开工的4个项目之一,阿扎提古力·玉素甫家所在的黑甲山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正式开工。经过一年的建设,黑甲山片区矗立起一栋栋橘色的高层安置楼,曾经低矮破旧的平房已经成为历史。第二年10月,阿扎提古力·玉素甫拿到了新房钥匙,和女儿、儿子高高兴兴搬进了70平方米的新房。

目前,乌鲁木齐已投入203.1亿元实施了天山区黑甲山片区、跃进街桥西片区、沙依巴克区西虹片区、水磨沟区水塔山济困医院片区等97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已有2.89万户、9.4万人跟阿扎提古力·玉素甫一样,从低矮破旧的平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居。

棚户区改造只是乌鲁木齐用巨笔勾绘出的民生新画卷的一隅。

2011年,新疆确定这一年为“民生建设年”。乌鲁木齐市迅速响应,把2011年确定为“民生改善年”,并决定实施12个方面100件民生实事。从此,乌鲁木齐掀起了民生建设风暴。

“乘车难”是困扰市民冬季出行的一个突出问题。2011年5月1日,乌鲁木齐市委、政府引入BRT快速公交项目,仅仅3个月,就建成环绕中心市区的2条BRT线路。如今,BRT1、2、3、5、7五条线路不同颜色的车辆已经成为乌鲁木齐一道流动的风景,快捷、舒适、冬暖夏凉的BRT,已成为市民出行的首选。

随着原煤使用量的剧增和能源效率利用的不合理,乌鲁木齐成了全国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城市之一。每到冬天,蓝天白云就成为市民的奢望。

2010年,乌鲁木齐市委九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民生关乎民心,一定要把大气污染治理作为当前乌鲁木齐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加快乌鲁木齐市供热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实施热电联产和天然气供暖工程,推动煤改气、煤改电、热网改造,力争在四到五年内彻底解决乌鲁木齐大气污染问题。

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2013年,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4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由2009年的71.78%增加到2013年的83%,环境空气质量排名从往年重点城市的末位跃至中位,成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最为明显的城市之一。

每一年都有更高的民生指标,每一年都有更大的民生力度。从2011年12个方面100件民生实事到2013年15个方面120件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由2009年的55%提高到2013年的74%。乌鲁木齐民生建设规模之大,财政投入之多,受益人群之广,前所未有。

落实快效率高:民生建设提速度

2010年冬天,乌鲁木齐市迎来20年多来最低气温,市民“出行难”问题凸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党委书记张春贤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尽快解决“出行难”,并亲自主持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

从2010年12月31日到2011年1月6日,仅7天时间,乌鲁木齐市委、政府迅速贯彻落实,很快出资4亿多元、出台23条措施在全市开展“暖心行动”。公安部门自有车辆、社区便民服务车驶上大街小巷,在早、中、晚高峰期帮助各族市民,特别是候车的老、弱、病、残、孕、妇群众出行;民政部门组织人员、车辆,在车站、广场、商业街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现场救助、流动救助……现有公共资源被充分调动起来,仅仅一周时间,这一困扰乌鲁木齐市多年的民生难题就得到了有效缓解。

四年来,新疆效率、新疆速度已经在乌鲁木齐的民生建设领域得到全面响应和落实。

2011年底,乌鲁木齐机动车达到50多万辆,道路车辆密度约为313辆/公里,已经远远超出国际上270辆/公里的警戒值。

修快速路,成为唯一选择。2012年4月,针对私家车骤增、市民反映强烈的道路“拥堵”问题,乌鲁木齐市以原有的外环路为骨架、河滩快速路为轴线,投资82.4亿元启动市政建设史上最大工程量的“田”字形快速路网工程。

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在200天的时间内,一期工程建设完成了常规情况下3年的工程量,并比原计划提前半个月通车,创造了乌鲁木齐市市政道路建设的奇迹。

又经过一年多奋战,2013年10月19日,“田”字型快速路二期全线贯通,标志着乌鲁木齐主城区“田”字形型快速路网骨架构建完成,快速路网通行能力至少提高了30%,缓解首府中心城区“出行难”问题。

四年来,正是乌鲁木齐市委、政府践行新疆效率,加快民生建设速度,“乘车难”“出行难”等多年未能解决的民生难题才逐一破解。

田雅洁(2014-11-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