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阅兵

家乡区县: 广东省中山市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首都大阅兵,以其组织严密、场面浩大、军容威整、武器精良,在全国人民的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在共和国的历史上亦留下了光辉的永不褪色的画面。当日,位于天安门广场中央的孙中山画像与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毛主席像遥遥相望,共同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们还注意到,那日上午,胡锦涛主席以一身深灰色中山装亮相,与其他领导人的西装革履形成鲜明对比。在外国媒体报道中,胡锦涛主席的衣着受到了广泛关注。可以说,当年由孙中山先生首创的中山装,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特殊符号,已成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象征之一。
孙中山曾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广州革命政府的大元帅、黄埔军校的总理等,也曾参与了多次的“阅兵”。
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出任临时大总统。其时清廷尚未退位,南北尚未议和,谈不上举行“开国大典”,更谈不上举行“阅兵”仪式了。倒是10年之后,孙中山在广州时,才有了一次象样的“阅兵”。
1921年10月10日,广州革命政府庆祝辛亥革命十周年时,在北较场举行盛大的阅兵。孙中山与同志们在阅兵台上合影:孙中山穿西装、打蝴蝶结,伍廷芳、谭延闿、胡汉民、杨鹤龄穿白长衫黑马褂,程潜戎装军帽、手持指挥刀,林森着西装、左胸上有一装饰物。
同年10月,孙中山从广州起程来广西,督师进行北伐。1922年3月15日,孙中山先生在桂林举行北伐誓师大会并检阅北伐部队。随后派谢文炳旅进驻全州,正待大举入湘、进攻武汉,谁知邓仲元将军在广州被狙击毙命,又传来陈炯明将有异动的消息。孙中山先生决定先行回粤,再改道北伐。于是就在4月11日离开桂林,从抚河经梧州转回广州。
其时的受阅部队,主要是粤、桂、湘、滇等省临时拥护广州革命政府的军阀部队。周恩来总理就曾回忆有这么一个故事:广东有位军阀,他本来并没有多少部队,武器装备也不怎么好,但他却能把别人的兵员借来冒充是自己的。一天,孙中山要去检阅他的部队,他仍躺在床上吸大烟,只派了手下几个副官去别的部队里借兵。不久的功夫,居然把兵借来了,而且背的都是好枪,衣着也十分整洁。孙中山检阅完后,甚为高兴。阅兵式一结束,这些士兵就立马回到各自的部队里去了。
事后,孙中山知道了他的底细,更明白了要进行民主革命并取得成功,就必须要有自己的革命的军队。1924年1月,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以黄埔岛上原黄埔水师学堂和陆军小学的旧址为校址,建立了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建立后,孙中山多次到军校演讲,并进行阅兵。
1924年9月18日,孙中山再次率部北伐。20日,孙中山在韶关北伐誓师大会后检阅了北伐部队,并在大会上发表演说。他指出,“此战之目的,不仅在推倒军阀,尤在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 主义”。
1924年11月13日,孙中山和宋庆龄乘永丰舰离开广州准备到北京。当永丰舰路经黄埔时,孙中山又检阅了军校学生的演习,赞扬了学生们“忍苦耐劳、努力奋斗”的革命精神。14日,永丰舰抵达香港。全舰官兵列队敬送孙中山和宋庆龄为“召集国民会议,以谋中国之统一与建设”踏上北上征途。这也是孙中山最后一次的“阅兵”。
孙中山当时的“阅兵”,与我们今天的“大阅兵”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新中国的建立、我们今天所取得的成就,都是无数先烈前赴后继奋斗牺牲的结果,其中包括孙中山及其战友们的不朽功绩。

小栋栋(2014-11-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