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下午,四川达州一网友爆料,称达州一警察开警车给某茶楼送菜。达州市公安局随后责成达州市交警支队纪委调查核实。记者21日获悉,纪委部门给予当事警车司机张某处理:待岗学习1个月处分,取消本年度评优评先资格;个人承担车辆使用相关费用100元等。据调查,今年1月14日,该车驾驶员张某未经批准,私自驾驶该警车运载私人物品送至其妹妹打工处。(2月24日光明网)
在事件调查结果还没出来之前,网上一度曾有人力挺这位警察,认为要是警察路过此地,顺便帮忙带下菜,这也没什么大不了。其实网友的用心能理解,无非就是不希望过度的关注与曝光,让一个警察因为一点“小问题”,受到处理甚至丢掉饭碗。
从调查处理结果来说,还算严肃公正,涉事警察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笔者希望这件事可以到此结束,毕竟任何人都可能犯错。但是我们我们也有必要充分认识公车私用的危害性。
首先,从干部成长角度言,易滋生官僚主义和享乐主义。在某些公仆心中,有车无车,车的价位似乎都是其身份的象征,官阶提到什么位置,就得配什么样档次的车,而且还必须是专车专人用,无车不出门,无车就办不成事。其次,从经济角度看,公车私用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早有资料表明,公车的不当使用,已大大超过年度国防开支,成为财政不堪重负的包袱和增加政府行政成本的一个“大漏斗”。再次,从社会角度方面来说,公车私用诱导不良的价值取向,“古有学者,衣锦还乡”变成“今有事业,轿车还乡”。公车私用像是一种流动的腐败广告,极大地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如今不少人对公车私用的行为似乎已经习惯成漠然,有的民众甚至带着一种羡慕心态及目光在对待。
笔者认为杜绝这一现象,在群众的有效监督下,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党员干部自身的素质。作为政府官员应该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摆正心态,明确自身的职责,在思想上认识到公车私用的危害,才能从本质上杜绝这个现象。
还是那句老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是否公车私用,群众一眼就能看出,在反“四风”的高压态势下,警戒我们党员干部还是不要触碰红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