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武侯祠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有1800多年历史。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躬耕隐居地,汉昭烈皇帝(刘备)“三顾茅庐"处,“三分天下”的策源地也是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故址和历代祭祀诸葛亮的地方。李白《南都行》:“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早在唐代时期南阳卧龙岗已成为著名的人文景观,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岗”。南阳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十年躬耕地,是他成才的摇篮。现如今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已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景区,先后有众多国家高层领导人都曾慕名前来参观过。南阳卧龙岗武侯祠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城西(卧龙区),是豫西南历史名胜之首。
南阳市博物馆
南阳武侯祠是南阳市博物馆的馆址所在地。博物馆依祠然风格而建,有《诸葛亮与南阳》蜡像展、《东汉南阳历史蜡像馆》、《汉文化苑》等陈列展览,丰富了武侯祠的文化内涵,馆、祠、园三位一体,是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佳文明博物馆。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南阳武侯祠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南卧龙岗,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曾躬耕于此,魏晋时建祠纪念。
元初遭兵燹 ,殿宇焚毁,大德的个年间 (1297-1307) 重修。清康熙时 (1662-1722),南阳郡守罗景在祠内发现前人题咏“卧 龙岗十景”的石刻,曾依此在祠外重建了半月台、老龙洞、野云庵、草庐、小虹桥、抱膝石、躬耕亭、古柏亭、梁 发给额日光浴 人提供人提供人体会员父岩、诸葛井,与武侯祠的山门、大殿、清风楼、三顾堂、关张殿、石牌坊相映衬。构成雄伟壮观的古建筑群。祠内碑刻甚多,其中岳飞书写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书法洒脱俊逸。祠东南隅有台,传为诸葛亮读书处,西南隅有龙角。
景物介绍
* 草庐:位于祠院后部正中,是后人在诸葛亮故宅基址上新建的一座八角尖顶茅亭。
前额“诸葛草庐”,为1973年郭沫若手书;内额“诸葛庐”是1940年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所书。后额“南阳诸葛庐”为清光绪二十年(1894)南阳知府傅凤飓所书。* 小虹桥: 草庐之前,有一青砖独券小桥,精巧玲珑,酷似彩虹,故名。传为诸葛亮来往必经之地。
* 古柏亭: 位于草庐左侧东部。此处有古柏一株,传为诸葛亮所植。后人因此建亭,并以“古柏”命名。亭为青瓦挑角,石砌围墙,门窗为木棂组饰的方格。门楣横额“古柏亭”为清咸丰四年(1854)秋月,南阳知县钮雷所书。
* 梁父岩: 小虹桥西,宁远楼之前,叠石成峰,谓之“梁父岩”。
* 抱膝石: 梁父岩之西,位于宁远楼前左侧,依古柏置石凳,为“抱膝石”。
* 伴月台: 在草庐右廊西部。为一砖砌正方形平台,上置石几石登,旁有台阶22道,四周围以砖墙。传为诸葛亮夜观星象之处。
* 老龙洞:老龙洞和伴月台为一联体建筑。
伴月台下有一砖券小门,内有一道弯曲的长洞、传说此洞常有巨龙出现而得名。
* 野云庵: 在草庐右侧东部。正面壁饰“松鹤延年”、“六合同春”图案,其树木、花卉、鸟兽皆为砖雕。门额“野云庵”及两侧楹联亦系青砖雕成。
* 诸葛井: 入口右侧卧龙潭旁有井一眼,名曰诸葛井。井口为青石凿成,传为诸葛亮“躬耕”时汲水之处。
* 躬耕亭: 入口左侧,清康熙中知府罗景重修祠宇时建于宁远楼之北。[3]为一纪念性处所,后湮。光绪二十七年(1901),知府傅凤踊又在其前立“汉武侯躬耕处”石刻一通,作为留念。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yyhappylove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