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成就令人瞩目。在世界经济严重衰退、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的大背景下,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创造了逆势而上的奇迹。 只有160万人口的鄂尔多斯市,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00亿元,同比增长23%;地方财政收入365.8亿元,同比增长38%,财政收入总量、增速均居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首位。今年1月份,又实现“开门红”:财政收入62.8亿元,同比增长31.7%。“十五”以来,大约每两三年,鄂尔多斯市的经济总量就翻一番。
煤炭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是鄂尔多斯的两大特征。正确处理快速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的关系,实施“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和“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使鄂尔多斯的资源优势与发展优势得到有机契合。
结构转型,再塑经济增长新优势
鄂尔多斯探明煤炭储量为1676亿吨,发展的“第一桶金”就来自煤炭。
在发展进程中,着眼避免资源型城市因资源枯竭而陷入困境,鄂尔多斯市决策层明确提出:决不能走资源简单开发的老路,未雨绸缪就必须改变“一业独大”现状。于是,“结构转型、创新强市”战略在鄂尔多斯市叫响。
市委书记杜梓说:“开发利用资源是必要的,这也是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但不能急功近利,无节制、低层次地开发,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才是健康、和谐的发展。近年来,我们力推产业结构调整,其效果正在显现。鄂尔多斯现在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城市,其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已转向煤化工、装备制造和物流等后续产业。”
从小煤窑挖煤到整合煤炭资源,实现规模化、现代化煤炭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从“煤从空中走”(发电)到“煤从管道走”(煤化工),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附加值;从比较单一的资源型产业到制造业、物流产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崛起,鄂尔多斯近年来走出一条产业升级、产业延伸、产业多元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之路。
神华煤直接液化、伊泰煤间接液化已成功出油;久泰二甲醚、新奥煤制甲醇、博源甲酰胺等一批重大化工项目有效推进;神华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上海惠生甲醇等项目开工建设……一大批投资大、规模大、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煤化工等资源深加工项目加速推进,鄂尔多斯市目前在建和已经形成的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和氯碱化工生产能力超过千万吨。
在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内蒙古第一条乘用车生产线——华泰汽车年产5万辆SUV整车制造项目2007年已正式投产,年产30万台清洁燃油发动机、30万台变速器项目即将投产;年产15万台轿车项目正在建设中,一个汽车制造工业园正在快速形成。
“3年内,我们将投入500亿元,集中打造东胜、康巴什、伊金霍洛旗3大制造业园区;同时,适应优势特色产业大发展,配套发展现代物流和金融,推动达旗、东胜、阿康、札萨克4大中心物流基地建设,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杜梓说。
2009年11月6日,“居然之家”在规划面积5300亩的东胜区华研物流园区开业。这个物流园区全部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交易额500亿元。此外,易兴建材物流园区、铜川汽车博览园、万家惠食品集散港等一批物流产业项目已进入运营发展阶段。中信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等商业银行即将在鄂尔多斯开业,一批文化旅游项目正在加速实施。2009年,鄂尔多斯市一产和三产投资增速达到260.7%和94.2%,分别是二产的18.4倍和6.6倍。其经济发展格局正在由“一业独大”向“多点支撑”转变。
环保优先,把青山绿水留给子孙
绿色是鄂尔多斯世世代代魂牵梦绕的颜色。作为全国生态最脆弱的地区之一,鄂尔多斯境内不仅沙漠广布,水土流失严重,而且还有大面积的砒砂岩裸露区。
“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繁荣!”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市”的目标。
鄂尔多斯市把环境容量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硬约束,坚定不移地实施节能减排、“关小上大”,走“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道路。近年来,关闭小煤炭、小硅铁、小火电、小水泥2400多座,淘汰落后产能3400万吨。区域环境质量大为改善,集中式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同时,注重工业园区绿化,打造绿色花园式园区。2008年,鄂尔多斯市被环境保护部等多个部委组成的“中华宝钢环境奖”组委会授予该项环保大奖。
如今,鄂尔多斯市蒙西工业园和棋盘井工业园已分别成为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循环经济试点。乌审旗已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内蒙古首家获得该项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地区。
工业化、城市化持续快速发展,使鄂尔多斯具备了工业反哺农牧业、城市支持农牧区的基础,禁牧、休牧、轮牧,舍饲养殖,一系列有效措施相继实施。
到2009年,全市禁牧草场面积达到3518万亩,休牧草场面积达5298万亩,分别占草场总面积的39.9%和60.1%。2009年,全市还完成禁止开发区1万平方公里生态集中恢复区建设任务,使生态得以大面积恢复。
一组数字可以说明鄂尔多斯市的生态环境状况:2000年,鄂尔多斯市刮沙尘暴80多场,现在全年最多刮6至7场,过去沙尘暴一刮天昏地暗,现在仅表现为浮尘或扬沙;植被覆盖度由2000年的30%提高到75%以上,森林覆盖率由13.6%增加到22%;毛乌素沙地的治理面积已占到总面积的67.3%,库布其沙漠的治理面积占总面积的17%;全市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均超过全国、全区平均水平;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2015万亩,人工灌木林保存面积达1615万亩,居全自治区首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