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湾,荔枝涌,全名荔枝湾涌,是广州市荔湾区一著名景区。荔枝湾涌并不是一条孤立的河流,而是原广州城西,现今的荔湾路、中山八路、黄沙大道(北段)、多宝路(西段)、龙津西路一带的江畔湿地中纵横交错的水系的总称。荔枝湾有新旧之分,旧者位于荔湾路驷马涌彩虹桥附近,为荔枝湾故址。新荔枝湾指位于龙津路多宝路一带,泮塘周围的下西关涌,从清末起被称为新荔枝湾。如今的“荔枝湾”,多指后者。
荔枝湾的起
源历史上的荔枝湾涌故道,北至洗马涌,和象岗西面的芝兰湖(现广州市流花湖一带)相通,至西场后注入珠江,“广袤三十余里[1] ”。是广州市历史悠久的风景名胜,素有“小秦淮”之称。
荔枝湾的兴起与繁盛:
荔枝湾的历史可追溯到广州建城之初的2200多年以前。相传公元前206年,高祖刘邦派遣陆贾来广州向赵佗劝降,当时陆贾在今天的西村为驻地,并在河边种植花、藕和荔枝,开始经营这一名胜,荔枝湾因此得名。[3] 其后经过千百年来人工与天工的巧妙结合,成为广州著名的消夏游乐地。唐代,建有著名的园林名胜“荔园”,南汉时,在周门一带又建有皇家园林“昌华苑”,每当荔熟之时,南汉皇帝与妃子及臣子在那里赏荔游乐,称“红云宴”。[1] [4] 周门至今仍保留“西园地”地名。明代,荔枝湾为文人传颂,”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并以“荔湾渔唱”被列为羊城八景之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