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介绍(1)

家乡区县: 广州市天河区

    华南师范大学,简称“华师”,坐落于南方名城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广东省省属重点大学。学校现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和南海 3 个校区,占地面积共 3079亩, 校舍面积共 126万平方米。校园景色怡人,人文景观遍布,文化气息浓厚,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图书馆总建筑面积达8.8万平方米,藏书351万册。学校是全国100 所首批联入CERNET和INTERNET网的高等院校之一。校园网已实现与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万兆互联。

    1933年,当代著名教育家林砺儒先生创建了华南师范大学的前身——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并担任院长多年。陈济棠主粤时期,1932~1934年,那时广东省政府为纪念国民党元老古应芬,从省库中拨出200多万元作为开办费,将广东工业专门学校及广州市立师范学校合并为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古应芬字“勷勤”),广东工业专门学校改为工学院,广州市立师范学校改为师范学院,增设商学院。当时在河南(今海珠区)石榴岗建筑新校舍,由林克明设计,于1935年落成使用。1937年工学院并入中山大学工学院,1935年3月,勷勤大学师范学院更名为勷勤大学教育学院。1938年9月,勷勤大学教育学院发展为广东省立教育学院。1938年师范学院独立为广东省立文理学院,不久都停办,1938年10月日军占领广州,广州陷落至1945年8月底,大学停办。1945年商学院复办并更名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由著名教育家林砺儒先生担任院长多年。1939年9月,广东省立教育学院改称为广东省立文理学院1939年9月,广东省立教育学院改称为广东省立文理学院。1949年,解放军解放南京后,南京国民政府南迁广州,李宗仁将其总统府设在华南师范大学内。

    1949年10月广州解放后,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广东省文理学院,并于1950年1月组织了临时院务委员会管理学校事务。其时,全院计有中文、外语、历史、社教(教育)、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八学系,并附设中、小学各一所,民众夜校两间。1950年10月,广东省立文理学院改称为广东省文理学院。杜国庠、陈唯实、王燕士、马肖云等著名教育家曾先后担任学院院长。1951年,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及华南联合大学教育系并入,学校改名为华南师范学院。当时,学院设有九系一科,即教育系、中文系、外语系、历史系、物理系、生物系、地理系、体育系和体育专修科。1952年,在全国大专院校调整中,岭南大学教育系、广西大学教育系、湖南大学地理系、南昌大学史地科地理组和海南师专(现海南师范大学)并入。不久,学院又增设了数学系和俄文系(1956年取消,只在外语系中设俄语专业)。

    1952年为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遵照中央调整高等院校院系和革命大学领导力量支援本地区高等院校的指示,经华南分局决定,岭南大学教育系、南方大学俄文系与中南地区数家大学相关院系先后并入。南方大学与省文理学院及其它大学的师范学院合并,改建为华南师范学院(即华南师范大学),1953年增设政治教育系。至1966年文革前,学院设有教育、中文、外语、历史、政治教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十个学系,成为一所文理综合的师范学院。

good桜怡(2014-11-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