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是吕凤子先生120周年诞辰。12月20日上午,由江苏省文化厅和江苏省文联联合主办的《吕凤子诞辰120周年纪念展》在江苏省美术馆正式开幕,展期四天。
吕凤子(1886~1959),原名吕濬,江苏省丹阳人。吕凤子1909年毕业于两江优级师范图画手工科,后创办正则艺专。他学养深厚,中国画理论和融东西绘画艺术之长的绘画创作独成一家,“凤体书法”风骨高迈,奠定了他在中国美术、书法史上作为一代宗师的地位,是二十世纪中国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全方位的交融、冲突过程中,在绘画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文化巨子,在中国现代绘画史有着突出的成就和历史地位。但在涉及吕凤子的各种评价中,“名低实高”或是“亦已被淡忘的画家”似乎成了他目前的现状。
作为教育家的吕凤子,一是毁家办学。他恪尽己责,托钵化缘,以“苦行僧”的精神,支持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历四十年之久,直至1951年无偿交给国家。他是中国女子教育、职业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先行者。二是终生从事教育。他把自己的正则学校,作为实施美育的实验基地,亲自教课外,自24岁始,先后执教于十多个院校,经五十春秋。
作为艺术家的吕凤子,集绘画、书法、篆刻、史论、诗词于一身,博大精深,堪为一代宗师。就绘画而言,他又学贯中西,1914年就出版了《风景画法》和水彩画《人间美》。后来归根到国画的大成功。《庐山云》1933年获巴黎博览会中国画一等奖,这是中国画首次在国际上获奖;《四阿罗汉图》1943年获全国美展一等奖,这是民国三届全国美展各类绘画中唯一的一个一等奖(前两届并未评奖,该届除中国画外无一等奖)。吕凤子的中国画题材多样,也有山水、花鸟和人物之分。吕凤子的人物画形貌极为生动,《罗汉图》颇具特色。往往造型古拙,线条流畅。1943年获全国美展一等奖的《四阿罗汉图》现藏江苏省美术馆,画面上四个阿罗汉仰着面,一个在悲天,一个在悯人,而后面两个阿罗汉则在嘲笑西北方的声音。作品借阿罗汉讽喻时局,耐人寻味。其人物画的归类,虽有不少讽喻时局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内容。
吕凤子更可贵的是,他对中国画理法的研究,揭示了中国画之所以独立发展的本质。他晚年抱病写成的《中国画法研究》一书,以其非凡的睿智和学养,直探千余年来中国画的精髓。
吕凤子在任国立艺专校长时,因为办正则艺专,自己生活也不宽裕,在这样艰难的境况下,还设立了吕凤子奖学金,以激发和鼓励无依学生。所以宗白华评价道:“吕先生平生努力美术教育,影响至大,书画创作品格极高,近读先生宵中词‘一念永怀人可爱,遂教苦绝世间心’,艺术家深情至此,能不呕出心肝为人间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