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协会凝聚力   发挥会员积极性

家乡区县: 山西省沁县

在沁县民政局注册登记的28家社团组织中,沁县民俗文化协会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协会会员和民俗文化爱好者人数最多,活动最多,贡献最多,人才最多,硬件投资最大,社会影响最大。五年来,协会健康协调发展,工作有条不紊,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事召之即来,没事常来看看,有任务无私奉献,有重担主动承担,真是协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在日常工作里,每个会员都积极投身于民俗文化事业,各自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技之长,涌现出了许多民间工艺优秀制作者和民俗实物的无偿捐赠者,他们为民俗文化的发展,为每一次展览展演活动的圆满成功打造了不少亮点,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我们今天总结工作时,无不感慨,决 不能忘记各位会员的努力,不能忘记各位民俗文化爱好者积极参与所付出的辛勤劳动。 我们每个会员对协会有着特殊情感,协会对会员也有着深刻的感知力和凝聚力。经过几年的打拼,大家思想统一,步调一致,都自觉自愿为协会添砖加瓦。每年二次的民间工艺制作行业例展,会员心里都有个小九九,甚至不等协会下文件,会员就自觉准备送交作品和捐赠平时收集的民俗物件,以致展品琳琅满目,数不胜数,顶峰之作,比比皆是,展室摆不下,墙上挂不下,库房放不下。会员们集思广益,千方百计为民俗展览出谋划策,提高档次,扩大规模,力求在工艺展示、制作创新、布展新颖等方面上档次,出亮点,添光彩,作贡献。今年这次端午民俗展览就是会员集体智慧的经典之作。展览活动分六大板块,四大展室两大展示表演活动。一是民俗展品布展上了档次;二是民间工艺展览出了新作;三是葫芦工艺展览有创新;四是麦杆烫画、布艺、驼鸟蛋雕刻制作出精品;五是七十二行民间工艺展演有活力;六是展示清末民初沁州民间婚俗礼仪有新意。这六方面的内容和展品全部陈列在四个展览室里,尤其是七十二行民间工艺展演活动和清末民初沁州民间婚俗礼仪首次走向街头,从多视角、多侧面、多手法反映了沁县的历史文化、民俗风物之精华,展示了沁州浓郁独特的人文景观。 我因协会而光荣,协会因我而扬名,这已经成为我们民俗会员的座右铭。去年金秋时节,协会会员到西沟和潞宝集团毛主席纪念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大家缅怀了毛主席的丰功伟绩,学习了“太行精神”、“纪兰精神”,特别是和全国劳模申纪兰握手留影,会员们感到无比激动和幸福。平顺县委、政府为我们会员赠送了纪念品、礼品、画册,大家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感到了当一名民俗会员的优越和自豪,净化了大家心灵,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了会员积极性。

岁岁清明lyt(2014-11-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