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历史(二)

家乡区县: 陕西省洋县

东晋、十六国

孝武帝宁康元年(373)八月,梁州刺史杨亮遣子广袭仇池(今甘肃成县西),被前秦梁州刺史杨安击败,退守罄险(今洋县西北)。十月,秦王苻坚遣王统、朱彤率兵2万助杨安,攻克汉州(今汉中市)后,杨亮率巴兵万余与杨安战于青谷(今洋县北华清水河谷),复大败,退守西城(今按康市)。

西晋年间事记

秦始三年(267),分益州立梁州,置黄金县(治设今酉水乡城山)、兴道县(治兴势山)。元嘉十一年(434)平氐杨之乱后废。
建兴元年(313)五月,川东流民义军首领李运、杨武等,带领3000余户饥民,自襄阳入黄金县境;梁州刺史张光遣参军晋邈,率众于黄金山(今洋县金水乡境内)拒之。

元嘉年间大事记

元嘉十年(433)年冬,仇池氐王杨难当举兵袭取梁州郡、县至魏兴(今安康市西北)十一年正月,宋梁、秦二州刺史萧思话自襄阳西进,遣横野司马萧承之率前军进据(今洋县黄金峡乡渭门东南)。杨焚掠后西退,留部将赵温守梁州,薛键据黄金,薛副将姜宝据铁城(铁城戍,今洋县金水乡铁锁关),思话遣将连拔铁城、黄金,追击赵温、薛键,破小城(小固城)、下桃(今黄金峡乡峨公淮北)、大桃(今龙亭镇西南临汉水的榆树梁)重挫氐军。
宋元嘉十八年(441)五月,洪水泛滥。
南梁天监二年(503),因子午旧道艰险,武帝萧衍命将军王神念别开南段干路,出今洋县东龙亭镇。
北魏正始二年(505),增置龙亭县(治设今龙亭镇)。
北魏正始三年(506)九月,北魏征虏将军赵遐镇南郑。南梁冠军将军姜修分军据兴势。赵率军大破梁军于傥城(今洋县城)。
北魏延昌三年(514),分城固。龙亭县地置兴势县(治设兴势山)。
西魏废帝元年(552),复置黄金县(治设今洋县罗曲乡北城山,属直州)。
西魏废帝二年(553)分丰宁县(今西乡县)西北部置怀宁县(治设今洋县五间桥)。
西魏废帝三年(554),置傥城县(治设傥城)。
西魏恭帝元年(554)五月,洋州人田越与直州人乐炽、金州人黄国等,于县地东部聚众起义,西魏将军贺若敦率军追剿,乐炽烧绝栈道据守直谷,后又遭“合剿”,义军失败。
西魏恭帝四年(557)正月,周公宇文觉称天王,废魏为周。置梁州总管府,废龙亭县,改傥城郡属洋州。
北周保定二年(562),宣纳下大夫卫玄,封为兴势(县)公,食邑4000户。

隋年间大事记

大业二年(606),废傥城县、怀昌县,移兴势县治至傥城。

南宋年间大事记

绍兴三年(1133)正月,金将完颜杲(萨里罕)率军由旬阳攻入金州(治今安康市内),欲进兵洋州。二月,陕西都统制吴?自凤州河池率卒数千急驰洋州,并收洋州求战义士1.3万人,会金、房镇抚使王八字军于真符县之饶凤关(今石泉县池),与金军战6日,关破。吴收余兵趋西县(今勉县),金军乘机入洋州和兴元府。四月,川陕宣抚使张浚遣统制王浚收复洋州。
绍兴五年(1135),统制杨从仪知洋州,修葺杨镇等城、洋8偃。
绍兴七年(1137)九月,川陕宣抚使吴,劝梁、洋二州军民营田,夏秋粮食丰收,获诏奖。
绍兴十年(1140)七月,金将古延率军攻周至县。川陕宣抚副使胡世将,领士卒在梁、洋诸嗌筑寨御敌。
绍兴十五年(1145),汉江决溢,漂荡庐舍。
绍兴十九年(1149),知州宋荥刻《劝农文》碑。
淳熙十年(1183),知州赵善俯(字循忡)增学田1040亩。
淳熙十三年(1186),洋州霖雨、败庄稼。十四年,霖雨,败庄稼。
嘉定十二年(1219)二月,金军破洋州。宋都统张威遣将石宣大破金军,歼敌3000人,俘金将巴图鲁安,收复洋州。三月,金兵复入洋州,焚城而去。宣抚使委李信甫权领州事,重建州治。
嘉定十四年(1221),建延良寺(又称万寿院)于县西五间桥。元至元年间重修。寺院除一大殿现存外,其余毁于“文化大革命”中。
绍定四年(1231)春。大饥。八月,蒙古皇子率骑兵3万入大散关,破凤州后分军径趋华阳,屠洋州。
绍定五年(1232),统制李显忠权知洋州事,再建州治。
端平三年(1236)十二月,蒙古皇子库瑞,率军50万攻武休关,败都统李显忠,遂入兴元、洋州。
宝祜元年(1253)正月,蒙古主分封宗属,蒙哥汗弟忽必烈受关中之地,遂遣使戍兴元、洋州等地。
宝祜六年(1258)四月,蒙古诸王穆格兵洋州,趋米仓道伐蜀。
景定二年(1261),蒙古汗国建良马寺于水铺。后历遭水溺,仅存觉皇殿。1956年5月,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咸淳元年(1265)十二月,蒙古汗国省兴道县、真符县,县地归洋州辖。
咸淳三年(1267)六月,汉江溢。

周倩(2014-11-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