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历史名人:陈兰彬

家乡区县: 广东省吴川市

  陈兰彬(1816~1895年) 字荔秋,黄坡镇黄坡村人。22岁以优行贡京师,清咸丰元年(1851年)中顺天举人,咸丰三年中进士,选拔为翰林院庶吉士,充国史馆纂修,后改任刑部后补主事。咸丰十年,因母病告假返乡,在同州主讲高文书院。并倡议捐资重修该书院,以弘扬文教,培育人才。 清同治二年(1863年),陈兰彬回京受命清理积案,昭雪不少冤案。后又因黄河泛滥成灾,奉命大名府赈济,营救大批灾民。并亲自到黄河两岸考察,研究治河要诀,写成《治河刍言》8卷,提出根治黄河的积极主张。 清政府为培养军事人才,学习外国技术,决定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开始陆续选派幼童4批共120人赴美学习。是年八月十一日,任陈兰彬为监督、容闳为副监督,率领第一批学童30人赴美国留学,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不少学生勤奋学习,几年后就读完小学、中学而入大学。锻炼成才的如詹天估、伍延芳、唐绍仪、梁敦等人。如詹天估学成归来后,对我国铁路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陈兰彬在美期间,被委古巴专使,往古巴调查了解古巴华侨受奴役、迫害、买卖、鞭笞、生活无着等情况,向清政府提出详细调查报告。次年与古巴殖民者西班牙当局交涉谈判,结果签订了改善华工待遇的《古马华工条款》,解决华工不少痛苦、人身自由和合法权益问题。 清光绪四年(1878年),清庭任命陈兰彬为驻美国、西班牙、秘鲁三国公使。在任期间,继续深入了解侨工情况,关怀侨胞工作生活,多次向侨居国交涉、抗议,以保证华侨利益,深受华侨爱戴。光绪七年奉诏回国。 陈兰彬历任太常寺正卿、宗人府丞、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资政大夫、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兼兵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还任驻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等职。 晚年告老还乡,主讲高文书院。先后纂修《高州府志》24卷、《吴川县志》10卷、《吴川风俗志》1卷、《石城县志》10卷;还著有《毛诗札记》、《使美记略》、《使美百咏》、《治河刍言》、《泛槎诗草》、《重次千字文》等诗文集。 清光绪二十年(1895年)十二月十四日,陈兰彬在家逝世,终年79岁。

liangxiao(2014-11-2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