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海古城是广东省东江地区最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区域,这里的人民创造了丰富纷繁的传统民间艺术。元宵的“闹花灯”、三月三的“摆戏台”、端阳节的“赛龙舟”、中秋节的“拜月会”,还有闻名大江南北的平海渔歌……似一颗颗闪亮的星光点缀着古城璀灿的夜空。
为继承和弘扬古城的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1984年以来平海镇已举办了五届古城民间文化艺术节。古城民间文化艺术
节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盛事。
鲤鱼舞、凤舞这两种民间舞蹈颇具特色,是闹元宵的一个重头戏。
鲤鱼舞表演细腻、逼真,变幻莫测,表演者手擎精制的鲤鱼翩翩起舞,栩栩如生,传导出民间舞蹈的神韵。凤舞把民间舞蹈与地方戏曲融为一体,五凤神态各异,表演有刚有柔,或活泼调皮,或温顺轻柔,惟妙惟肖,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平海还流行一种优美、抒情的民间乐曲,它就是享负盛名的“平海渔歌”。它的曲调达40多种,已被收入《中国曲艺辞典》。平海渔歌是沿海渔民生产生活的产物,是昔日渔民用于咏叹及思想交流的重要手段,曲调或高亢豪放,或柔婉低沉,节奏自由多变。
古城人对戏剧欣赏的兴趣十分广泛,粤剧、正字、白字、西秦、汉剧、潮剧,及至京剧、花朝都喜欢看。当你在古城穿街过巷时,常有一阵阵豪情激越或悲戚缠绵的正字、白字戏曲音乐飘然而至。为了看戏,古城人不惜慷慨解囊,方圆不到四平方公里城内,除了政府兴建的一座影剧院外,由当地群众捐资兴建的剧场就有四个,且建得高大堂皇。每逢春节、中秋、庙会,定请戏班唱个通宵达旦。
扮景和艺术造型是平海传统艺术中惹人注目的项目。有戏剧场面、历史人物故事、神话传说和杂耍戏法角色。如“八仙过海”、“武松打虎”、“唐僧取经”、“李广出征”、“水淹金山”“楼台相会”、“昭君出塞”、“方世玉打擂台”,以及“仙女散花”、“芙蓉出水”、“春花秋月”、“五羊开泰”、“竹马欢歌”等,品类繁多,令人叹为观止。
赛龙夺锦是端午节举行的盛大文化活动,每年举行一次。端午节前后,各街各村派出“龙舟”到海湾参加比赛。其时,战鼓擂动,锦旗飘飘,呐喊阵阵,龙舟如苍龙出海、乘风破浪、你追我赶、通往直前,充分体现了古城人团结、进取的精神。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