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阳基本概况
开阳县地处黔中腹地,距贵阳市城区中心86公里,总面积2026平方公里,海拔在506.5-1702米之间,属北亚热带 季风性温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0.6至15.40C开阳地处黔中腹地,总面积2026平方公里,辖6镇10乡,总人口43万。南距省会城市贵阳66公里,北距历史名城遵义118公里,位于连接贵阳与遵义两大城市的次中心区域,区位优势明显。交通较为便捷,贵开高等级公路使开阳县融入了贵阳市一小时经济圈,省道久铜路贯穿境内,川黔铁路中心支线直达金中镇,全部乡镇实现了道路硬化。境内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52.92%,居黔中之冠。开阳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自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置蛮州,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改置开州,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易名紫江县,隶黔中道,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改名开阳县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现辖6镇10乡,188个行政村。开阳县全县资源丰富,富集矿产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于一体。其中,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磷、煤、铝、重晶石等30多种矿种。 [1]
中国磷都之名源:世界磷矿资源主要富集在美国、摩洛哥和中国。中国磷矿储量位居世界第三,属磷资源大国。 而中国磷资源主要分布在滇、黔、鄂、川四省,其中,滇、黔两省占总储量的75%,其基地有云南昆阳、贵州开阳、湖北襄阳,合称“三阳开泰”。开阳磷矿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磷矿石储量4.43亿吨,其中优质磷矿储量达4.28亿吨。磷矿石保有储量4.33亿吨,高品位的富矿占全国储量的2/3,其中P2O5储量高于32%的优质富矿,占全国的78%,与湖北襄阳、云南昆阳齐名,素有“三阳开泰”之称。 硒资源丰富,富硒土壤分布面广,其动植物硒含量在0.05mg/kg-0.28 mg/kg之间,符合联合国卫生组织保健品含硒量标准。旅游资源集山、水、林、泉、峡、洞,汇奇、险、雄、秀、幽、野及风土人情于一体,被誉为喀斯特生态博物馆,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价值。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