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讯滕州市把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助力美丽中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科学制定创建整体规划,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培育文明精神,在广大农村绘就了一幅新画卷。截至目前,已建成全国文明村镇1个,省级文明村镇12个、省级乡村文明家园9个,滕州市美丽乡村800余个。
滕州市坚持以科学的规划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打造“上善滕州—美丽家园”的总目标,依托全域城镇化通盘考虑,统筹兼顾城乡道路、供水、环卫、公交等一体化,坚持居、田、路、林、水综合治理和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同步,丰富了美丽乡村的内涵,形成了创建合力。同时,该市根据各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等因素制定村居创建规划,实施差异化指导,凸显“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地打造了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美丽乡村,形成了以旅游服务业为特色的龙庄村,以现代农业为支撑的洪西村,具有城区特色的欧庄居和山区风格的上邱庄等多种类型的特色村居。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滕州市重点推动农村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建设,在创建村居抓好文明示范街、道德讲堂、健身广场、善行义举四德榜、综合服务中心、文化大院、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工作站和广场舞队伍建设,不断用良好的硬件设施环境来改变人们的固有观念及行为习惯。为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该市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近三年来,建设村级公路1200多公里,成为全省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县;开通2条城际公交线路、7条城乡公交线路及6条镇村公交线路;建成全省县级规模最大的城乡集中联网供水工程,城乡一体化供水人口达到109万人;规划建设了3处城区污水处理厂和4处镇级污水处理厂;在枣庄市率先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村居全覆盖,实现了城乡环卫常态化、规范化运行。
在创建工作推进中,滕州市坚持“以点为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扩面原则和“常规抓基础、试点搞特色、整体具风格”的提质增效原则,重点打造了秀美荆河沿线、三个旅游景区和六条主干道沿线的风景长廊。按照镇街差异,分别选择了3-6个辐射性强的村居抓好全新思路的创建试点,重点支持10余个生态环境较好、经济基础较强的镇街开展美丽镇街建设。为提升农村农民文明素质,该市在创建中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四德”工程,实现善行义举四德榜村居建榜率100%,上榜率80%以上。广泛开展道德模范、乡村好青年、十星级文明户、十佳孝星等多种形式的评选活动,打造了“最美滕州人”、“大宗孝心村”等品牌,累计表彰四德典型近千个,共有19人入选山东好人。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创新“一村一年一场戏”运作模式,确立了政府购买、市场运作、院团演出、农民受惠的组织形式,全年演出1039场,基本实现了行政村居全覆盖。
(殷涛任国成鲁大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