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滕州建设乡村文明 800村达美丽乡村标准

家乡区县: 枣庄市滕州市

在乡村文明行动中,如何破解创建活动“从点到面”的瓶颈问题?记者日前探访山东省滕州市农村,了解到乡村里不少新鲜事。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在滕州市南沙河镇北池村,记者在82岁的秦应斌大爷家一个角落里,发现了摆放整齐的柴火垛。

滕州市南沙河镇北池村村民秦应斌告诉记者,“我们村规矩很好,咱不能扯村里干部的后腿啊。”

多年来,滕州各级累计投入22亿元资金开展乡村文明,1200多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滕州的800多个村达到了美丽乡村的标准。当越来越多的“薄弱村”、“空壳村”加入到乡村文明行动中来,资金瓶颈如何破解?滕州做法是,村两委想着法子带领村民致富、壮大集体经济。

西石湾村原来是滕州市的一个“穷山村”,村里2012年成立了“户托管、村耕种、均分利”模式土地合作社,今年玉米亩产超过了1300斤。老少爷们的口袋鼓了,村里集体收入多了,要完成像“每家每户门口都通硬化路”这种硬指标,就没那么难了。

西石湾村村民说,“你自己家门口的路,建好了自己也有好处啊,出门也方便,所以我们愿意捐。”

在滕州,土地、股份、资金、运输等一个个合作社盘活着农村的闲置资源,村容村貌随之大变样,同时也慢慢改变着村风民俗。西岗镇的党员签订移风易俗责任状,村村比起了广场舞;张汪镇大宗村办起了集体婚礼;20多庄户剧团在村里搞起了“巡回演出”……

滕州市西岗镇东满庄村民 告诉记者,“你像以前村里面很多打架啦之类的事情,现在基本上都没有了。”

下一步,滕州还将结合各村资源禀赋等,挖掘不同村庄的地方特色,努力实现乡村文明行动的“全覆盖”。 (杨璐 朱训壮 陈耀辉 徐长青

宋雷(2014-11-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