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经过全市上下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市核桃种植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市新发展核桃经济林近30多万亩,但随着核桃产业的发展,一些问题开始凸显,并日益成为我市核桃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绊脚石。为了促进我市核桃产业的发展壮大,近期笔者带领林业技术推广站全体人员深入到泽州县南岭乡红花底村对核桃种植企业——晋城市长青苑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对核桃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晋城市长青苑农林开发有限公司位于泽州县南岭乡红花底村,是一家集农林开发、生态建设、畜禽养殖和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园区。该园区为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由晋城市长青苑农林开发有限公司与太原市太康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园区着力构建三大产业体系,即以特色经济林种植为主的生态产业体系、以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循环产业体系、以特色旅游为主的旅游体系。项目共分三期进行,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部完成,共投入3000万元,种植优质核桃1800亩,优质酥梨500亩,山楂、桃、李、杏、樱桃等各类果树3万余株,养殖改良土鸡20000只,建立苗圃50亩,培育赤柏、洋槐、梧桐、杨树30余万株。修建田间道路50公里,架设了电线线路,建成了可容纳80万斤的鲜果冷藏库1个,修建2500m3、1000m3、500m3等6个蓄水池。二期工程项目包括:道路硬化、果树种植、畜禽养殖、修建蔬菜大棚、建设垂钓园及生态洗浴中心等,预计2014年10月完工。三期工程建设项目包括:修建宾馆,整合西部旅游资源,形成人文、古迹、名人与一体的旅游项目,预计2018年10月完工。该项目充分利用全县南部山区丰富的林业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产业、生态、经济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建成,将对泽州县南部纯农山区加快发展、实现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二、存在问题
一是管护不够精细,重栽轻管。由于没有科学管理技术和经验,企业无法及时有效对核桃树进行管护,核桃树管护工作严重滞后,核桃栽植收益不能持续增加,企业积极性受挫,核桃基地建设遭遇瓶颈,进一步发展难度大,企业扩大基地规模工作进展缓慢。林农不懂技术,不知道如何管理核桃树,认为核桃树是“懒汉”树,只要种植,就能收获,栽植后不修剪,任其自由生长。二是土肥水管理跟不上。定植核桃后,和一般农事操作一样,照常在核桃园内耕肥,造成核桃苗伤痕累累。三是病虫害严重。核桃园管理粗放,致使树体高大,冠内荫蔽,通风透光差,病虫害滋生蔓延。如黑斑病和流黑水病、腐烂病和溃疡病,对核桃生产的发展极为不利。四是核桃园除草投资过大,却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对策建议
一是联合开发。针对经济林后期管护及深加工方面的问题,从今年开始我们将组织推广站联合山大、省林科院等高等院校研究开发核桃全系列的研发。把核桃由现在的粗放经营(买果)转向提取各种有效物质,促进林业产业化发展。由低收入向高效迈进,增加林农收入,培养新型产业,为我市核桃增长增加新的增长点。二是加强培训。由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根据核桃园的具体情况,在核桃的不同生长时期、针对土壤管理、施肥管理、施肥方法以及浇水进行培训。三是技术指导。由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根据核桃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进行技术指导实时防治,并免费为该园区提供10台太阳能灭虫灯,努力提高产量和质量,增产增收。四是推广新技术。由市林业技术推广站在该园区推广核桃园生草技术,在核桃树行间播种三白草。采用果园生草法针对缺乏有机质,土层较深厚,水土易流失的果园,是较好的土壤管理方法。生草后土壤不进行耕锄,土壤管理较省工。生草可以减少土壤冲刷,遗留在土壤中的草根,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使土壤能保持良好的团粒结构,提高核桃树对钾和磷的吸收,减少核桃缺钾、缺铁证的发生。果园采用生草法管理,可通过调节割草周期和增施在矿质肥料等措施,并酌情灌水,则可减轻与核桃争水的弊病。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