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面塑

家乡区县: 山西省泽州

面塑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现象,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高平面塑造型精美、形象独特,品种繁多,在吃用方面别具特色,主要出现在民俗礼仪活动中,有着浓郁的民间色彩。

高平面塑历史悠久,但究竟起源于何时,目前尚无可靠的文献记录和实物资料。但显然,高平丰富的民俗生活为面塑艺术的流传提供了肥田沃土,周而复始的大量运用更使之兴盛不衰。民间艺人利用隐喻、暗喻等象征手法,创作出多层次、内涵十分丰富的面塑作品,而这些面塑作品又体现着劳动群众的纯朴意愿与真挚的感情,显现着民俗风情的精神奥秘,美化着人民的生活,慰藉着老乡们的心灵。春节前家家都要在洁白的窗纸上贴上红红绿绿的剪纸窗花,有虎、狮、鱼、鸡、兔、猫、喜鹊闹梅、鱼拱莲、风戏牡丹等不同内容,元宵节家家门前挂彩灯,彩灯上张贴的剪纸更是异彩纷呈,精美至极。儿女长大成婚,长辈为祝愿他们白头偕老和和美美,用鱼戏莲、龙凤呈祥、凤凰牡丹、合龛扣碗等图案造型来表达浪漫放达的朴素象征意义。儿女给老人祝寿则以“五福捧寿”的朱红剪纸来祝愿长辈福寿双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物,生活情景都是艺人们常常拿来表现的素材。

以戏曲为题材的剪纸也是高平民间剪纸中最典型、最具代表的表现对象,造型多夸张饱满,形象生动传神。

高平得天独厚的地理、经济条件,养育、滋补了众多的民间艺术家,牛庄乡桥南村的程满枝从小就喜爱剪纸,一生行剪不缀,留下了许多精美的作品,其中《十二属相》曾获八六年“山西省民间剪纸大汇剪”一等奖,其剪纸在选材上着重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劳动场景,往往信手拈来,剪什么象什么。

剪纸虽小,乾坤实大,他是与劳动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的艺术情感的表现形式,近年来在题材内容、手法技巧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逐渐和实用分开,向纯艺术的方向发展,成为我市民间美术中的一朵奇葩。

阿里粑粑(2014-11-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