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疆尉犁县整县制推进农田地膜污染治理纪实

家乡区县: 乌鲁木齐市新市区

在过去两年中,新疆农业厅资源与环境保护站连续对新疆20个县的农田进行取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地农田平均每亩残留地膜量已经达到16.88公斤,是我国平均水平的4-5倍。而在新疆南部地区的一些乡镇,地膜残留量甚至达到40多公斤,按每年每亩铺膜4公斤计算,这相当于给农田铺了10层地膜。“毫不夸张地说,过去是拨开土地找地膜,现在是拨开地膜找土地,形势堪忧。”新疆农业厅厅长艾克拜尔·吾甫尔忧心忡忡地说。 从2012年开始,国家在新疆开展实施了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先后在新疆46个县市实施了农田废旧地膜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已累计安排资金2.43亿元,重点用于支持企业进行厂房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加工设备购置、以及残膜回收站点建设等,以提高新疆废旧地膜回收、再利用能力。项目辐射面积1890万亩,拟残膜回收量6.5万吨,造粒能力4.81万吨。

为了治理白色污染,近几年,新疆农业部门已经在一些县市进行了试点,在示范区所有铺地膜农田严格使用厚度达标地膜,并对回收达标地膜的农民实施补贴。

2013年,新疆又投入3800万元“净土工程”专项资金,在13个县市开展农田废旧地膜污染综合治理,同时通过以旧换新的形式,对农民回收残膜和使用0.01mm以上厚度标准地膜进行补贴。此外,国家农业清洁生产地膜回收项目将在新疆部分县市实施,扶持地膜回收企业并建立残膜回收及资源化利用的长效运转机制。

2014年,为全面抓好玛纳斯县和新疆尉犁县残膜治理整县推进试点工作,新疆农业厅多次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对两县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进行了督导调研。2014年,两县共完成0.01mm地膜覆膜面积137.4万亩。

近年来,新疆编制了《2013—2020年新疆维吾尔新疆农田废旧地膜污染综合治理规划》和《新疆废旧地膜污染综合治理指导意见》等。据新疆农业厅相关负责人透露,《新疆农田废旧地膜污染治理条例》也有望出台,将初步探索建立起新疆、地(州)、县三级农田残膜污染综合治理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

在资金投入上,中央已连续3年累计投入资金9197万元,用于新疆实施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支持31个县市用于相关企业进行废旧地膜的回收与再利用。2014年中央在旱作农业项目中投入8500万元,重点支持新疆开展覆膜复播农作物的残膜回收利用工作,主要推广0.01毫米厚度以上标准地膜,并对回收企业、农户及专业合作组织回收残膜进行补贴等。

新疆结合国家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设立了新疆农田废旧地膜污染综合治理专项资金,由新疆财政每年安排3800万元,用于废旧地膜回收再利用和服务功能体系建设。

截至2014年11月,新疆已建设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加工生产线51条,建设废旧地膜回收网点123处,示范区地膜回收面积613万亩,以回收废旧地膜1.1万吨,新增废旧地膜再生塑料颗粒加工能力10443吨。

田雅洁(2014-11-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