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伊客运线试行接驳制度保安全

家乡区县: 乌鲁木齐市新市区

11月20日,乌鲁木齐至新疆伊犁客运线路试行接驳运输制度,中途更换司机驾车,以避免疲劳驾驶。此后,将据试行效果把接驳制度推向全疆客运班线。 据新疆道路运输管理局党委书记任存新介绍,公路长途卧铺客运通常为跨地区甚至跨省区,沿途路线和地形复杂多变,运行时间长,存在驾驶员疲劳驾驶、超速行驶、越线行驶等安全隐患。由于长途卧铺客车实行双层设计,车辆重心较高、过道狭窄、易燃物多,逃生门、车窗等设计不合理,一旦出事,容易对旅客造成二次伤害。

2012年,在国内其他地方长途卧铺客车接连出现重大交通事故后,交通运输部曾要求长途夜班车执行凌晨2时至5时临时停车休息制度或实行接驳运输。新疆也很快落实凌晨2时至5时夜班车临时停车休息制度。但由于新疆地域辽阔、冬季漫长,600公里以上长途客运班线较多,长途客车在凌晨2时至5时停止运行不但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也增加企业运营成本。

任存新介绍,长途客运接驳运输,是指通过在客车运行途中选择合适的地点,实施驾驶员停车换人、落地休息,或换车换人,由在接驳点上休息等待的驾驶员上车驾驶,继续执行客运任务的运输组织方式,可以防止疲劳驾驶和客车夜间停驶产生的诸多问题,提高长途客运夜间运行的安全水平和服务质量。

目前,全国相继有21省(新疆、直辖市)开展长途客运接驳运输试点工作。

田雅洁(2014-11-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