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旅游景点

家乡区县: 山西省沁县

一、笔峰山风景区

笔峰山又名二郎山,位于沁县城南,主峰海拔1028米,峰峦叠翠,沟谷纵横,雄伟壮观。因山峰高出城头,正对原沁州城内学宫棂星门,故取文明之意称笔峰山。因有“二郎担山赶太阳”未及之传说,又称二郎山。景区内有中国最大民间石刻陈列馆——南涅水石刻陈列馆,保卫毛主席先锋队纪念碑,永庆寺,山西牺盟会决死队纪念馆,山西牺盟会决死队纪念林,二郎山森林公园和清康熙御书楼等景点。漳河水自北向南绕山而过,山脚下为西湖,美丽的沁县城就座落在西湖畔,笔峰山与西湖相互辉映,湖光山色,青松掩映,曲径回廊,楼台阁榭,是一处绝好的游览胜地。

二、山西牺盟会决死队纪念馆

山西牺盟会决死队纪念馆,位于沁县县城西湖畔,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规模宏伟,设主展馆和附属展厅,以历史图片、图表、实物系统地展示了牺盟会和以决死队为骨干的山西新军的成长战斗历程,展览内容以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主题,再现了薄一波等老一辈革命家率领牺盟会、新军在山西开展波澜壮阔的抗日斗争历史画卷。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山西新军抗战史的专题性纪念馆,是省市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是重点红色旅游景点。

三、南涅水石刻

南涅水石刻,是1957年在沁县南涅水村发掘的一批石刻,有造像石塔、单体造像、造像碑铭等千余件。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城南二郎山(笔峰山)上,建起南涅水石刻馆,展示了北魏至北宋六个朝代的佛教文化和石雕艺术,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该馆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民间石刻陈列馆。

四、永庆寺

永庆寺,位于城南笔峰山上,相传始建于隋唐年间,先名大悲寺,明万历36年沈王赐“永庆禅院”,历代多次修葺、增修,建筑宏伟,规模宏大,可惜寺院建筑全毁于近代战火。明末清初,尺木禅师主持永庆寺期间,广交乡间有名望的老年人,大力宣扬佛法,使永庆禅院佛僧倍增、佛名远扬,成为三晋灵济宗的开山祖师。2003年,沁县张国荣复建永庆寺。尺木禅师(?—1653),法名性休,是明朝皇族后裔,相传是明末崇祯皇帝的三太子朱慈炯,“尺木”即“朱”字之意。性休早年云游大江南北,在汉阳得道后于清初渡江北上,来到沁州主持永庆寺。他圆寂后的瓮棺,现存县文物馆,是目前中国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两个坐化缸。尺木少时吟诗读书,勤于推理,清初成为知名佛僧后,讲经授徒、翻印经典、校勘佛经,亲自书文篆刻,写下了许多诗、文、记、传、语、偈等文稿。后来,经其徒海字辈僧人整理,于康熙年间木刻付印,题名《铜鞮语录》,佛教僧人广为传播。他的传说、故事甚多,广为流传。

五、二郎山森林公园

二郎山森林公园,位于县城南部,为近年来新规划、开发项目,工程规划总面积10000亩,分为水上娱乐、人文景观、农耕文化、花果生态、森林生态、休闲观光、疗养度假七个景区。

六、漳河源头

位于县城北20公里的漳源镇漳河村,是海河流域的浊漳河西源,距208国道仅有1公里,水源为三股泉水,第一泉属自然泉水,之上建有漳河神庙,又称通玄庙,通玄即传说中八仙之一张果老,当地流传着许多张果老的传说故事。另外两股泉水,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地质勘探队钻的井眼。三股泉水,四季昼夜涌流,冬不结冰,属优质矿泉水,用泉水洗浴,其益处很大。此地无污染,生态自然保护极好。有山、有水又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适宜开发集休闲、娱乐、渡假为一体的休闲旅游胜地。

七、灯杆角

灯杆角,现名向阳村,位于沁县漳源镇西部,是薄一波率决死一纵队生活战斗过的地方,20多处旧址已得到保护与开发,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长治市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和全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成功地举办了首届灯杆角“枣儿红”文化艺术节,省内书画摄影文学艺术界人士,纷纷聚集灯杆角进行独具特色的文学艺术采风和情趣高雅的笔会活动,开展了别有乐趣的红枣采摘活动。红色灯杆角,绿色向阳村,我有好环境,您有好心情,这是一个集红色文化与绿色观光为一体的“枣儿红”文化旅游景点。

八、吴王典坟

吴琠坟,位于沁县南部故县镇坟上村。距县城25公里。为清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吴琠之墓,现存碑楼两座,神道碑一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九、花山寨

花山寨,又名华山,位于沁县北部漳源镇交口村东,208国道边,距县城20公里,主峰海拔1305米,山势险竣,孤峰削立。山腰建有净业庵,庵下有自然泉眼,庵前二棵千年古柏参天。登上山顶过“一洞天”有花山寺、老君庙、真武庙、王仙洞等。

十、龙珠寺

龙珠寺,位于沁县北部牛寺乡南牛寺村西仙鹤山中。距县城23公里。2000年以来,五台山僧人妙靖进驻该寺筹资修复建设。

十一、保卫毛主席先锋队纪念碑

保卫毛主席先锋队纪念碑,坐落在沁县城南笔峰山上。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挑起了全国规模的内战,并向我党中央所在地延安发动了疯狂进攻。在此危急关头,党中央指定从太岳老区沁县选调一批优秀翻身青年充实中央警备团。为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解放区,保卫翻身果实,在党的领导下获得解放的沁县人民,于1947年掀起了“二月二大参军”热潮。几天之内12万人口的沁县,5000男儿踊跃报名,3500名优秀青年组成“保卫毛主席先锋队”,光荣入伍,并从中精选出250名优秀分子奔赴陕北,直接担负起保卫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光荣任务。

 

岁岁清明lyt(2014-11-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