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域经济发展重要性、必要性
1994年,党的十四大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以后,民权县域经济进入较快的发展时期。特别是1998年商丘撤地设市后,民权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至2003年底,全县乡镇单位19个,其中辖乡14个,镇5个;县域人口83.47万人,县域土地面积1222平方公里。县域经济的发展,对提高国民经济的综合实力,对全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对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二、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县域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1999年,全县GDP238682万元。2002年,全县GDP322555万元,年均增长8.5%。经济总量:1999年,在全市第八位,2002年,位于第七位,比1999年前进一位。从周边县市看,2002年宁陵、柘城分处第九、第八位,睢县第第六位。1999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44894万元,200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81037万元,年均增长21.7%。
2.财政实力增强。
1999年,全县一般财政收入5606万元,在全市位第八位,总量大于睢县。2003年,财政收入6550万元,在全市位于第八位,落后睢县,高于宁陵。年均增长6.4%。
3.产业结构得到调整。
1999年,全县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一产124536万元,二产55823万元,三产58323万元,三次产业比重为51.1:23.9:25,全县二三产业的比重为48.9%,全市为50.7%。到2002年,全县一产增加值158635万元,二产增加值81751万元,三产增加值82169万元,三次产业比为48.7:26:25.3。全县二三产业的比重为51.3%,全市县域二三产业的比重为55.4%。从各县市情况看,1999年,一产比重超过50%的有5个县,分别是虞城县53.3%、柘城县53.7%、夏邑县52.9%、民权51.1%、睢县51.4%。经过5年的发展,全市县域一产的比重下降了4.7个百分点,二三产业的比重相应提高了4.7个百分点。分县市情况,虞城县一产比重50.6%,柘城县一产比重50.8%,其余县市都降到了50%以下,其中宁陵县、永城市分别降到36.7%和41.1%。
依据本地资源,民权大力发展了粮油食品加工、果蔬加工、皮毛、皮革加工、肉类加工、三樱椒加工等工业生产,加快了特色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生产模式在我县域经济发展中得到推陈出新,并形成了各自的品牌。
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由“一、二、三”格局向“二、三、一”格局,最后向“三、二、一”格局升级过程。从产业结构运行质量来看,改革开放之初,民权县处于前三位,其中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占GDP比重25.8%,仅次于睢县,比其低1.7个百分点。到1990年,民权县仍处于全市前三位。到1995年,民权产业升级落后于其它各县,其工业发展和第三产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全市平均水平,处于全市最后一位。从1997年开始,民权县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升级逐年加快,到2002年,产业结构已上升至全市中上游水平。其中,第一产业发展较快,经济发展速度处于全市前4位。从产业结构发展情况来看,农业基础地位得以巩固,工业有了长足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七年间,全市第一产业平均下降5.1个百分点,民权县下降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全市上升5个百分点,我县上升6.5个百分点,高于全市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全市基本未变,而民权上升3.6个百分点,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因此,我们有理由说,这七年间,民权产业升级速度是快的,运行质量最高的,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
4、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大,骨干企业拉动作用明显增
2003年,全县域工业增加值73198万元,占GDP的比重达到23.6%,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6.5%,比1999年提高16.6个百分点。总量年均增长12.6%。2002年,骨干企业发挥了对经济增长的龙头作用,神人助、金锣、上原油脂、冰熊集团,以及众多的面粉加工、粮油食品加工、肉类加工等非公有制企业,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5、城乡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全县人口中,农业人口占88.5%。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2002年,全县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00:29.4,落后于全市36.6%的水平。2003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为932.4元/人。农村这种较低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表明,农村消费需求有着增长的巨大空间。
6、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农业劳动力资源。
民权县油料产量,水果产量、棉花产量均居全国百强之列。2003年,全县有农业劳动力46.5万人,2003年外出务工人员15万人次,富余劳动力和可培训利用人才潜力巨大。
7、 居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总水平仍较低
200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63元,比1999年人均减少383元,在全市处第7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10.83元,比2001年增加476.93元,在全市处第7位。
三、经济发展存在着差距和问题
在看到加快民权县域经济发展重要性的同时,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县域经济发展有着更明显的紧迫性,通过我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可以看到民权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总量、财政收入规模、、产业结构、民间资本拥有量、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等,与全市平均水平有着较大差距。近5年来,民权县域经济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县域基本竞争力不强,最明显地表现为县域经济的科技含量不高,表现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第一产业比重较大,存在大量的富余劳动力,经济增长仍以粗放型为主,内生机制不健全,知名品牌少,与县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太少,更多的产品缺乏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科技品牌少之又少,在服务行业,能叫得响、喊得出、卖得动的品牌几乎没有。表现在生产经营中,县域农业存在着经营水平不高,效率低下,效益差、特点不突出、产品档次低的问题,县域工业存在着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和名牌产品少的问题。从企业个体看,多数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开拓市场的能力不强,县以上规模企业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