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有人物

家乡区县: 济南市商河县

韩振玉(1916~1985)牛铺乡杨庙村人。生于贫苦农家。务农。中国舞协山东分会会员。他自幼酷爱鼓子秧歌,由于喜学勤练,舞技日臻娴熟,成为村秧歌队的骨干,演出时跑头伞,担任领舞和指挥。1955年秋,他带领12名农民演员赴北京参加全国民间舞蹈汇演。在天桥剧院演出时,他们潇洒飘逸、威武雄健的舞姿赢得了观众的赞誉。《人民日报》在头版报导了演出的盛况。在怀仁堂演出时,受到朱德、刘少奇、陈毅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韩振玉在鼓子秧歌技艺上善于继承,勇于创新。通过长期的研习,他会跑“金丝缠葫芦”、“闯王进京”、“力杀四门”等90多种舞蹈场子。对濒于失传的舞场,他亲手画制了图谱。他顺应时代要求,对原来的板式、服饰道具、场子阵式进行了大胆革新,使整个鼓子秧歌的风格具有更明快的节奏和鲜明的时代特点。他一往情深地关注着鼓子秧歌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热切地期望后继有人。每当人们跳起鼓子秧歌时,他总要披挂上场,并热情地指导青少年们演练。1980年,鼓子秧歌队再次赴京时,他一再叮嘱徒弟季传祯:到了北京要好好跳,好好跳……。1985年7月病逝,享年69岁。

李珍轩(1923~1990)原名李士廉,韩庙乡孙家胡同人。1938年6月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冀鲁边永兴支队学员、文化教员,冀鲁豫七、八团指导员,营分总支书记、政治处总支书记,中原军区二纵二旅四团组织股长,冀鲁豫二分区组织科副科长,南下二分区政治部组织科长,赣东北军区政治部干部科长,西进支队第二大队政委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贵阳市军管会建设接管部干部科长,贵阳行政干校组织科长,贵阳革大第二部主任、组织科长,贵阳水泥厂党委书记兼厂长,贵州省工业厅处长、副厅长,贵州省轻工厅副厅长、党组成员,中央高级党校学员,中共安顺地委副书记兼安顺市市委书记、中共安顺地委书记、地革委副主任兼安顺市委第一书记、市革委副主任,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部党委副书记兼省民委主任,政协贵州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常委,中共贵州省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

1983年他退居二线,1985年离休。1990年4月21日,因病医治无效,于贵阳逝世。终年67岁。

心殇@么么(2014-11-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