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庵(1905~1983)原名魏志敏,商河镇昝魏村人。9岁入本村小学就读,年长去惠民、济南求学。1930年北平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先后在曲阜师范学校、济南职业学校、天津振中中学任教。1938年,在爱国将领冯玉祥部张立元旅作秘书和教育工作。1940年因病回乡。1945年解放后,历任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副主席,商河一中副校长,副县长、县政协副主席及省政协一、二、三、四届委员。 魏明庵热爱祖国,具有高尚的民族气节。抗日战争时期,他闻知一亲属在德州当日伪建设科长时,立即去信劝其辞职到北平求学。1943年武定府伪道尹刘尧(魏明庵的同学)亲自来商,劝其去当惠民伪县长,魏明庵严词拒绝。商河县伪军头子田敬堂几次请他出任中学校长,他坚辞不就。1945年商河城解放前夕,他受渤海军区司令员杨国夫之托,亲赴城内劝说田敬堂投诚。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他奉商河副县长之命,几次深入济南侦察敌情,进行瓦解敌人的宣传工作。
1945年家乡进行土地改革时,他说服家属按政策献出自己的财产。任副县长时,作风民主,凡遇有重大问题,总是先集体研究,然后深入群众,广泛征求意见,要求同志们不要盲目服从他本人的意见,以免贻误工作。当时,有些人对妇幼保健工作不够重视,他却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指导工作,深得群众爱戴。他为政清廉,公私分明,自己来客从不用公款招待。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县里从东北调来一批副食品,他优先让给群众,对个人生活从不放在心上。1964年邢台发生地震后,他亲自检查督促人们搭好防震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魏明庵积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关心祖国的四化大业。他虽年老多病,仍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工作。1983年8月与世长辞。
刘文彬(1918~1984)原名李和祥,字厚斋。赵魁元乡李家集村人。生于农民家庭。兄弟3人,文彬居长。文彬自幼聪敏好学,青年时曾就读于济南正谊中学,后因经济困难,辍学回乡。未久,去大连市一家五金工厂做工,不堪老板剥削欺凌,愤然返里。1939年参加商河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县政府管理员、县大队文书、连指导员、营教导员,黄骅县第一区区长、区工委主任、县委宣传部长、县大队副政委,渤海纵队第十一师第十九团一营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抗日战争中,在商河、惠民、冀南一带与日、伪军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斗争,为消灭日军、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开辟抗日根据地做出了贡献。1948年参加了济南、淮海战役。1949年参加了渡江、上海战役。战斗中三次负伤不下火线,受到军区的嘉奖,并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各一枚。上海解放后,刘文彬曾任华东公安后勤部政治处主任、上海边防检查站政委、上海公安纵队政治部主任。后调至贵州省工作,先后任省公安纵队政治部主任、贵阳市委工交政治部部长、市委统战部部长、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在长期领导工作中,他兢兢业业,廉洁奉公。在他工作范围内,不合理的事情,无论上级部下、至亲好友,概不办理;合理的事情,无论干部群众,关系亲疏,无不精心操持。从不以权谋私,子女4人,无一不是自立于世。临终遗物惟书卷、笔记,舍此,别无长物,其高风亮节,深为同志们称誉。当他抱病由贵阳返乡时,闻讯者纷纷到机场送行,不少人热泪盈眶。重病期间,经常阅读书报,念念不忘祖国四化大业。1984年3月病逝于济南。终年66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