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鹏程
原名杜红喜,笔名司马君。陕西韩城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1937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历任延安抗大、鲁迅师范学校学员。后到陕甘宁边区农村工作,经过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后赴工厂工作,在西北野战军任新华社随军记者、新华社西北野战兵团野战分社主编。1949年后历任新华社新疆分社社长,陕西省作协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专业作家。全国第二、三届政协委员,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二、三、四届理事。20世纪4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杜鹏程主要著作
《宿营》(戏剧) 1950年
《保卫延安》(长篇小说) 1954年
《夜袭粮站》(短篇小说) 1955年
《大沙漠》(短篇小说) 1955年
《在和平的日子里》(中篇小说) 1958年
《速写集》(散文集) 1960年
《年轻的朋友》(短篇小说集) 1962年
《平常的女人》(短篇小说集) 1963年
《光辉的里程》(中、短篇小说集) 1977年
《我与文学》(文艺理论) 1984年
《杜鹏程散文特写选》 1984年
《保卫延安》(少年版) 1986年
《保卫延安》
《保卫延安》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被誉为“英雄史诗”。首先,它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以宏大的规模、磅礴的气势,出色地反映了解放战争中著名的延安保卫战,描绘出一幅真实、壮丽的人民战争的历史画卷。
小说全面地描绘了1947年3月到7月延安保卫战的历史进程,通过党中央撤离延安后在西北战场上发生的青化砭伏击战,羊马河、蟠龙镇攻坚战,长城线上突围战,沙家店歼灭战和九里山阻击战等几场重大战役的描写,热情地歌颂了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的雄伟气魄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生动地展现了在延安保卫战中我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攻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全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急剧变化的政治、军事形势。
《保卫延安》这部长篇巨著的问世,不但在杜鹏程创作道路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学军事题材创作上同样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是建国后第一部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直接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之作,它成功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群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