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消失的文化-平陆地窖院

家乡区县: 山西省平陆县

    地窖院即深入到地下的院子和窑洞。这种特有的住宅位于山西省南部黄河之滨的平陆县境内。这种院室的构造是:在地面挖下去一个几十平方米的方形平底大坑,这个坑的深度一般在10米左右,然后从坑底的四壁挖进去掏成窑洞。为了解决人畜的上下、出入通行,在四方大坑的一侧旁,挖一条向下的斜坡通道 。窑洞内,用石灰抹平,刷成雪白的墙壁,风韵格外独特。地窨院的产生有它特殊的条件,那就是适合打窑洞土质,而地处黄河中下游的黄土高原,是最适宜建造地窨院的区域。最早的时候是挖个坑下去居住,避寒挡风。后来人们受老鼠打洞的启发,逐渐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地窨院。 

  

     地窨院是最早的穴居,究竟最早产生于何时,已无法考证。平陆人说,反正是很早很早的时候,也许是在三皇五帝时期吧。地窨院的产生有它特殊的条件,那就是适合打窑洞土质,而地处黄河中下游的黄土高原,是最适宜建造地窨院的区域。最早的时候是挖个坑下去居住,避寒挡风。后来人们受老鼠打洞的启发,逐渐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地窨院。

那时候,张店镇是平陆县比较穷的地方,民众的生活穷苦,加之当地的木料、石头、砖瓦等建筑材料缺乏,在适合挖掘地窨院的黄土地上建造地窨院居住,形成了当地传统居住习俗。

建造地窨院不需要太多的建筑材料,只要有一把镢头,有足够的体力就可以。一座地窨院的建设,不是一气呵成,往往要用几年、十几年或更长的时间。一般都是在农闲或早晚空闲时间去挖,有的时候也请亲戚朋友来帮忙。

据当地人介绍,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张店镇全镇5000多户,有三分之二住地窨院,其余的也都住在在沟面上砌挖的窑洞里,全镇几乎没有一间房屋。不是不想住房子,而是人们实在穷,建不起房子。到六十年代初,镇上才建起了一些房子。

张店人在地面修建房屋,搬出地窨院,开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凭借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人们逐渐富裕起来,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用自己赚来的钱,修建砖瓦房或平房,告别地窨院。到现在,张店镇的所有农户都建起了房屋,除少数上年纪的老人不愿意离开以外,绝大多数的地窨院已经废弃。

堕落天使(2014-11-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