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格傲(1879~1961)本名庄锁,即墨市蓝村镇肖家泊子人,是闻名于胶州、即墨、平度等地的早期著名柳腔艺人,生、旦俱工。他一生醉心于柳腔艺术,除登台献艺外,还热心教徒传艺。曾先后三次办班授徒,培养柳腔演员近百人。其中,与刘森齐名的著名演员刘洪石(艺名刘小)就出自他的门下。
庄格傲出生农家,家境贫寒。12岁时,父亲为其能糊口,便将他送到薛家岛,拜著名“肘鼓子”艺人薛二为师学艺。他天生与戏有缘,虽不识字,却学得快、记得牢。每学一出戏,他从不满足一分工角色,总要从头到尾全部学会。他的聪敏与毅力,甚得师傅赏识和器重。 1895年,庄格傲16岁,即登台演出。由于他的作派、唱工俱佳,很快誉满胶州,逢山赶会或唱堂戏,几乎都少不了他,平度、即墨、莱西等地也都纷纷来点他的戏。成名以后,他仍深钻细研、苦学不止,常借与他人同台演出之机多学剧目。他掌握和传授的剧目有105出之多。为了博采众长,提高技艺,他对京剧、梆子戏也都做过研究。
庄格傲授徒教戏,既传艺,又育人,要求学员除了学艺外,更要“行得正,立得直,端端庄庄地做人”。 1954年,正值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后的建设时期,农村文艺活动异常活跃,即墨西部出现了大批业余柳腔剧团。年已75岁的庄格傲为大好形势所动,不顾年迈,在家乡肖家泊子招收30多名学员,组建起第三期戏班。没有经费,他就带领学员开荒种大麻;没有时间,就把教戏放在农闲或晚上。平度、胶县一带逢会赶集常来点戏,他总是有求必应。每逢县里举办物资交流大会,他即登门送戏,不取报酬。他常说:“一个戏班,能为太平盛世助助兴、添添彩,也就心满意足了。”
即墨和青岛的专业柳腔剧团都曾向他请教过,他都是尽心指点,毫不保守。1956年他被青岛金星柳腔剧团请住半年之久,帮助将《寻儿记》、《金镯记》等修改和补校成该剧团保留剧目。(即宣)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