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傲骨 朱洗(二)

家乡区县: 浙江省临海市

祖父带他去遛鸟,开启对生命的热爱

朱洗能走上生命科学研究的道路,跟祖父的影响很有关系。

朱洗的祖父是一个热爱各种生命的老人。在他开的小中药铺子里,除了各种各样的中药药丸,还种植着各色花草,饲养着各类鸟雀,悬挂着许多造型别致的鸟笼。

朱洗刚能蹒跚作步,爷爷就常趁着曙色初露,带着他进山。每次去到山坳前那块空无一人的静谧的草地上,爷爷就眯眯笑着把一只装着特殊机关的鸟笼挂上树杈。笼子里一早放了一只经过精心挑选的善斗的黄鹊,爷爷十分熟悉鸟儿的脾性:争强好斗。那只善斗的黄鹊便成了“引君入瓮”的工具,一种特殊的“鸟饵”。

爷爷神清气闲地去练他的太极拳了,小朱洗则站到树下,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只神奇的鸟笼。那只不甘寂寞的黄鹊在鸟笼里蹦上跳下,尽情地放声欢唱着。很快地,引来了越来越多的鸟儿,闻乐同歌的群鸟一开始先是在外围作翱翔逗留状,慢慢地就跟笼内的黄鹊唧唧喳喳搭上了话,最后,终于忘情地争先恐后地钻进了笼子,放开嗓子对唱起来。正在这时,爷爷以迅雷不及掩耳般的手势,将笼门一把关上!从头至尾观此胜剧的朱洗,不由地将小手拍个不停:

“爷爷真行,爷爷真行,爷爷真了不起!”

渐渐地,大自然和生命的美好在小朱洗的小脑袋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大自然是多么丰富啊!由喜欢鸟儿开始,小朱洗对小虫、小鱼、小虾等各种各样的小生物也都产生了浓郁的兴趣。不过,这倒还不是朱洗后来能够成功的决定因素:对孩子来说,兴趣固然宝贵,但仅有兴趣是不够的。当时不少与朱洗同龄的孩子也喜欢雀鸟鱼虾的,但他们最终并没有都成为生物学家。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兴趣或者被成人扼杀了,或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淡化了,或者兴趣只是兴趣而已,没有被向前推进一步,变成远大的理想,变成踏实的追求。

朱洗就不同了,更何况他还有一个对教育常理无师自通的奶奶。平时家里买点鱼虾烧菜,小朱洗总是颠前跑后、请求母亲为他留下几只活鱼活虾让他玩耍。家务繁忙的母亲通常无暇顾应他的请求,好在他还有个钟爱他的祖母。祖母并不知道什么观察、实验之类的名词,但她知道只要挑一些最大最鲜活的鱼虾,放在盛满水的小盆里,摆在小孙子面前,他就能安静地蹲在那里半天不挪窝。她常常陪着小孙子一块玩耍和观察,因为她喜欢小孙子这副模样,她觉得沉得住气、静得下心的孩子将来才有出息。

或许是因了祖母的鼓励,小朱洗变得心思越发缜密、观察越发仔细,视野也变得越发开阔了。故乡临海多的是山水,跟其他喜爱玩乐的孩子不同,朱洗更爱静静地漫步在山间小道上、坡边小溪旁,注意观察自然界一切新奇的生命。对于那些遍布山野小流的小鸟小虫小鱼,他格外专注入神,常常久留不去。

有时,他会蹲下身子,仔细地观看蚂蚁成群结队地运食搬家;有时,他会去到屋前自家那块菜地里,认真地“欣赏”那菜虫一点一点地蚕食绿油油的菜叶,并时时一个人莫名其妙地为有新的发现而喜不自胜!路人只以为这个小男孩在玩耍,朱洗恐怕也不认为自己在做什么“研究”,但事实上,这可能正是他一生中最早着手的“研究课题”。

这就是朱洗的儿时生活、儿时乐趣,这就是朱洗的启蒙教育。那无数美丽可爱的小鸟、活蹦乱跳的鱼虾,构成了朱洗童年世界的主要画面;而正是这种不少现代孩子可望而不可即的童年生活,造就了朱洗一生对大自然、对生物世界永不疲倦的探索热情和细致认真的关注目光。

祖父祖母当年一定没有想到,他们无意间为小孙子缔造的一个五彩斑斓的童年世界,竟然为人类社会奉献了一个大学者。

喵口三三(2014-11-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