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蜡像馆

家乡区县: 北京西城区

北京蜡像馆位于地坛公园斋宫内。它属于会科学类专题艺术陈列馆,1988年6月由香港爱国人士陈树锴先生投资筹建,1990年5月1日正式开幕,隶属于北京市东城区园林局,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97平方米,展出腊像有历代人物、科技人物、文学艺术人物和中国当代伟人。

在学术研究方面,北京蜡像馆的蜡像制作工艺在全国是一流的,特别是在黄种人的蜡像制作方面,解决了一系列重要难题,如黄种人蜡像肤色化学配方,蜡像皮肤的汗毛孔和自然纹理制作、毛发、胡须、眉毛的栽植方法等等。学术论文《论蜡像艺术创作》发表于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美术研究》上,蜡像作者为馆长张守祥。

馆舍原为明清皇帝祭地之前的斋戒之处,有正殿、西配殿和东配殿。蜡像馆利用正殿、西配殿和东配殿作为三间展室。

第一间展室是"历代人物馆";第二间展室是"科技人物馆";第三间展室为"文学艺术人物馆"。三间展室共展出56尊蜡像,每尊蜡像均按照历史图片或资料为创作的依据。

北京蜡像馆是我国大陆第一座表现各个历史时期杰出人物的蜡像馆,共展出56尊蜡像,分为3个展室。斋宫原为明清皇帝祭地前的斋戒之所,现在它的正殿被辟为历代人物馆第一展室,陈列有自炎帝、黄帝、大禹、秦始皇、……郑成功、康熙到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共30尊。第二展室为科技人物馆,即斋宫的西配殿、陈列有扁鹊、张衡、蔡伦、李时珍等9尊蜡像。斋宫的东配殿被辟为第三展室,即文学艺术人物馆,陈列自仓颉、孔子、老子、司马迁、欧阳洵、苏东坡及大诗人李白、杜甫等17尊蜡像。每尊蜡像,凡是有据可查的,都严格按照历史资料图片去创作,如康熙像是依据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康熙皇帝画家像制作的。孙中山蜡像则严格按照他的标准像创作的。至于传说中的人物,则从精神和气质上去塑造,并将每尊蜡像置于他所处的特定环境中,因而神形兼备,栩栩如生。北京蜡像馆自1990年5月开放以来,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好评。雕塑大师刘开渠说:“北京蜡像馆的蜡像,在塑像艺术上是很成功的,神态栩栩如生、形象真实美观。”馆内现在展出的蜡像,有历史人物黄帝、炎帝、秦始皇、康熙、乾隆;历代科技精英有祖冲之、张衡、蔡伦、毕升、扁鹊、李时珍等。历史文化人物有孔子、老子、李白、杜甫、苏东坡、王维等;三国人物刘备、关羽和张飞;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郑成功等;近代人物有孙中山等。

蜡像制作技艺精湛,不仅神形兼备,栩栩如生,而且精细入微,连手上的小血管都很逼真,甚至连头发丝和头皮间也看不出接茬的痕迹,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受到雕塑行家的称赞。

candyrain(2014-11-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