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有“中国最美的六大湿地公园之一”的美誉的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就位于我的家乡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掌政镇境内。是我国继江苏溱湖和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后第三家被国家林业局命名的国家湿地公园,也是黄河流域、西部地区第一家国家湿地公园。
鸣翠湖、阅海分别位于银川的东侧和北侧,被称之为银川的“前厅”和“后花园”。来自国内林学、地学、生态等领域多名专家组成的考察组一致认为,鸣翠湖和阅海湿地承载了古老的黄灌文化,体现了塞上江南水乡文明的特色;既有显著的湿地生态特征和生态过程,湿地景观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又是我国西部地区鸟类迁徙的中转站之一,作为干旱地区存在的湿地景观,具有长期稳定的补水来源;独特而丰富的湿地人文旅游资源,奠定了建设湿地公园的基础,今天和大家介绍的就是银川的“前厅”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
鸣翠湖分南北两湖,湖区及周边河流、湖泊、沼泽、灌渠、水稻田连片,水量充足、土壤肥沃。鸣翠湖的水资源属黄河水系,这里丰富的水资源是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泊面积占湖区面积的80%,灌排水系发达,西有汉朝开挖的汉延渠,东有清代开挖的惠农渠,水源稳定性好,水量充沛,基本上不受年降水变化率的影响,湿地生态环境可人工控制,湖底平坦,由于其水系未受工业污染,人为破坏影响因素较少,湖水四季透明,水质良好,基本完整的保持了自然生态环境。
鸣翠湖作为一个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由沼泽、湖水、芦苇有机地形成一个适于鸟类繁衍、栖息和生存发展的生态支持系统。湖东侧大片的芦苇引来大量水禽栖息,并在此“生儿育女”,湖周边沼泽广布芦苇、蒲草和香蒲等,这里丰富的小鱼小虾成为鸟儿觅食的黄金地带。湖心的岛屿、苇丛和码头是鸟类晚间栖息的好地方,而连片的沼泽是鸟类觅食的好去处,“天时、地利、鸟和”形成了一个自然、适宜、和谐、非常理想的鸟类栖息地和候鸟驿站,为建设银川及西部的鸟类研究、观赏基地,提供了绝好的天然资源。
这里湖光戏柳,草树烟绵,百鸟翔集,鱼跃其间,远望水鹭双飞起,近看风荷一向翻。塞上雄浑,江南秀色,豁豁然集于苇浪水波间。湖中有自然植物109种,鸟类97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大鸨,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小天鹅、鸳鸯、鸢等,每逢春夏,成千上万只鸟类在这里栖息繁衍,游人至此,芦丛荡舟,曲径通幽,迷宫观鸟,乐而忘返,一望无垠,如诗如画。鸣翠湖现已发展成为集文化性、趣味性和浓郁生态特色于一身的旅游景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